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小县城,当了一名实习记者。负责带我的是报社里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前辈。我人生的第一次采访是在这位前辈的带领下完成的,第一篇新闻稿也是在他的指导修改下见了报。

平日里,他除了带我采访,还潜移默化地教我如何辨别新闻,用什么体裁和撰写手法,去把新闻背后的故事准确地讲出来。


在他悉心地教导下,我很快就走上了新闻的道路。然而,正当我能独挡一面时,他却在某一年,静静地消失在了同事们的视野里。

工作以来,我以他为榜样,把对党的新闻事业无限忠诚,融入于每一次采访中,用责任和使命诠释党媒工作者内涵,为新时代点亮奋进明灯。十七年来,我走遍县域内数百个行政村,采写出万余篇稿件,数十次斩获新闻奖,群众们亲切地称呼我为“田坎记者”。


十七年时光,改变了很多事物。从初入行时的“新闻小白”,到如今从容的“带新人”,一路走来,我见证了党的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亲历了新闻传播方式的巨大改变。但,无论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怎么变,新闻事业的薪火相传、新闻好作风和新闻人的责任,永远未变。


在第二十六个中国记者节,我想把这种职业感,以这种扁平插画方式展示出来。故事中的老火来于我名的偏旁,阿东则来自我搭档姓的另一半。我们年龄相差二十岁,可工作中,阿东对新闻的领悟和专研,时常让我想起了自己和老同志俩。这是中国新闻行业的千万个俩的缩影,也是未来新闻行业对无数个俩的期待。
记 者:隆 炼 陈治同
编 辑:夏朝燕
编 审:林雪琴
副总编:张建华
总 编:周雄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