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一笔一雀,皆是灵气
在丰都
有这样一位艺术家
他用画笔赋予麻雀生命的灵动
用墨色写下山野间的诗意
今天
就让我们走近
“华夏一绝·邹麻雀”
麻雀画
历数历代国画大师作品,麻雀是常见的艺术形象,作为中国分布广泛的一种鸟,麻雀在国画大师眼中是赋予画卷生机与活力的重要艺术题材;而对丰都国画大师邹友蒸来说,麻雀更是遍布在他整个艺术生涯的作品之中,邹友蒸笔下的麻雀栩栩如生、灵秀飘逸,被世人称赞为“华夏一绝·邹麻雀”。2009年,邹麻雀画技被列入丰都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品《雀阵图》入编世界吉尼斯纪录。 邹友蒸的艺术成就令人惊叹,无论是山川人文,还是花鸟虫鱼,在他笔下都充满着自然和谐的天趣,其中麻雀画是邹友蒸最富盛名和特色的作品。减笔麻雀画技法为他独家所创,为展现麻雀灵动活泼,邹友蒸在用笔上着墨粗放,直接勾染麻雀羽翅,背部羽毛以点染而成,展现着山野画作意境中的随意自由,麻雀从总体上来看,气势宏大,排列呈不规则形,但不规则中又存在着一定规律,细分来看,每只麻雀都形象灵动、姿态各异,麻雀之间疏密相间、虚实互补、浓淡相衬。邹友蒸的麻雀画是他经过长期对麻雀生活习性的观察“应物造型、简笔提炼”而成的,寥寥几笔几点,就将麻雀动态姿式点缀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笔下的麻雀气韵生动、淳朴自然,作品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和自然天趣。绘画趣向也反映了画家本人的人生趣向,体现着他随其自然、追求真我的精神世界。 邹友蒸 邹友蒸(1919—2006年),字岗林,号天竺山人,祖籍四川忠州,著有《山水花鸟》《刺绣图案》《风景速写》等画集传世,中国近现代山野派绘画大家,曾任丰都县文化馆馆长、鹿鸣书画院院长。少年时期,他拜师新粉彩瓷板画传人张德英、韩子清门下学习瓷画,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青年时期,邹友蒸得国画大师张大千青睐并提荐,赴“武昌艺专”系统研习绘画艺术,并得齐白石、徐悲鸿、丰子恺等大师指教,受益终生。从专科艺术学校毕业后,邹友蒸曾在丰都适存女中担任美术教师,1950年,作为艺术人才的邹友蒸出任丰都县文化馆馆长,两年后改任丰都县第一中学校长。晚年退休后,他定居丰都县城,仍改善创新自身艺术手法,创造出了更多反映时代风貌的艺术作品。 近年来,通过重庆丰都名山集团移交、邹平(邹友蒸儿子)无偿捐赠,丰都县档案馆接收了邹友蒸绘画作品60余幅、17本书册等宝贵资料,其中,麻雀画有10多幅。
一只麻雀,一支笔
一生的修为
邹友蒸用画笔
留住了自然的灵气
也让丰都的文化之光
穿越时空,闪耀至今
非遗传承
不止是技艺的延续
更是心灵的接力
让我们一起守护、传承、传播
丰都非遗之美
来 源:丰都县档案馆(地方志编修中心)
作 者:王尔欢 侯芮伶
编 辑:徐宏伟
编 审:肖 敏 王 露
副总编:周国勇
总 编: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