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耿小红采收玉米
记者 李达元
“这个老板不简单,曾经在深圳闯过大码头,见过大世面,还办过工厂,近几年回到老家创业,又办起了这个农家乐,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增收。”近日,保合镇余家坝村一组村民陶成芳,手指眼前的一栋楼房对记者说。
夫妻出门打工并开办手机厂
陶成芳说的农家乐老板叫耿小红,现年50岁。20多年前,余家坝村由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条件也落后,村民们主要从事传统农业,虽然温饱问题不愁,但是手中没有钱花。结婚后,为了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夫妻双双出门打工。
听别人说沿海经济发达,容易找工挣钱,耿小红就和丈夫先后去了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几经辗转,最后夫妻俩来到了广东深圳市,在一家手机生产企业做普通工人,主要从事手机组装等半成品加工。从此,开启了他们的人生打工之路。
“我们不懂的地方就向厂里师傅请教,慢慢地掌握了技术要领,由于精通业务,老板不但给我们涨了工资,还让我们涉猎手机市场一些商业秘密。”耿小红说。
有一天,耿小红对丈夫开玩笑说:“不如我们也开办一家手机加工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丈夫还真把这事记在心上,通过周密运作,加上朋友帮忙,他们的手机加工厂在深圳诞生了。因为自己也做过打工者,招人时,他们尽量招聘家乡的求职者,并按时发放工钱。
为了孩子学业毅然回到老家
这个手机厂一开就是10多年,期间,他们生育了孩子,将孩子抚养到上小学的年龄时,选择了让孩子在深圳就近入学,直到孩子升入初中。他们通过了解当地政策得知,没有深圳户口的外地学生,不能在当地参加高考。为了孩子的前途,就在孩子读初二这年,夫妻俩毅然决定,放弃在深圳打拼多年的手机厂,带孩子回家乡继续完成后面的学业。
“至今记得那是2016年,我们把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手机厂转让给了别人,只带走了几件随身行李,一家人就这样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深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耿小红说。
此时他们才发现,由于长期不住人,加上年久失修,老家的房子已经垮塌,眼前看到的只是一堆废墟。好在他们也看到了希望,那就是这些年家乡的变化非常大,不仅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村里及周边的农业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村上正在引导村民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桃子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村民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
“更开心的是,我们的孩子顺利安插到本地学校继续就读,并很快习惯了新的环境;我也被安排做了余家坝村村干部。在村委会和村民们的支持下,我们准备重新修建住房。”耿小红说。因当时村上决定搞乡村旅游,把桃花作为景点打造,届时,肯定有游客来村上消费,于是她跟丈夫商量,趁修房之机多投资一点钱,把房子修成既能住人又能待客的农家乐。
农家乐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8年初,耿小红家的住房暨农家乐顺利建成投用。正好赶上当年村上的桃花盛开,经保合镇党委政府同意,村委会决定举办首届桃花节。在此期间,周边市民不约而同地前来赏花打卡,这可把耿小红和丈夫忙得不可开交,农家乐平均每天接待200多游客用餐。夫妻俩分身乏术,只好请来附近村民打短工,主要干端菜、洗碗、收拾场地等杂活儿。
“我经常被耿小红请去帮忙,虽然只有大半天,但她总是按一天给我结算100元工钱,而且当天兑现,中午还免费提供伙食。”陶成芳说,客人最多的一天,要请5个村民做杂工。
桃花节带火了耿小红的农家乐,以后每年桃花盛开的半个月里,每天都有游客络绎不绝赶来赏花,其中前来用餐的游客达200人左右。不仅如此,桃果成熟时节,也有市民从周边赶来体验采摘乐趣,平均每天要为其提供10来桌用餐需求。村里还连片栽种了枇杷、柑橘、蜜柚等果树,即便平时,也有游客结伴来村里游玩,基本有1~2桌人用餐。
为了就地取材,让客人吃上绿色放心食品,耿小红还连片流转了村民500余亩田地,主要种植莲藕、黄豆、洋芋、豇豆等农作物及蔬菜,同时利用空间养殖鸡鸭鹅等家禽。
“下一步,我在继续经营好农家乐的同时,决定将流转的土地用于栽种花椒,椒树下同样可以搞鸡鸭鹅养殖,产生的粪便用作椒树生长的肥料,实现绿色循环发展。”耿小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