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刘朝佐是丰都县原崇德乡磨刀洞人,务农持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丰都解放事业赴汤蹈火,30岁时不幸被敌人杀害。
1899年5月,刘朝佐出生在磨刀洞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童年割草放牧,曾念私塾,略通文墨。成年后,佃种地主土地维持一家生计。
1927年初,罗光泽、郑玉清从川鄂边界黑洞艺学“神术”,获封“神主”返丰,在他家中设坛,传教授艺,刘朝佐得以入教学艺,并获二神主真传。艺成出师,获授“神主”(又名“主礼”)。之后,依从师命,与秦家都共立门户,设坛传教,收徒授艺,建成磨刀洞“神兵”,分任主礼和书记职务,提出“扫除不平享太平”“抗捐灭税,打官兵”等革命主张,先后击溃磨刀洞谢鹤书、吉星场陈巨卿等反动团防,开仓救济贫苦农民,其“神兵”队伍威震四方,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1927年8月,中共崇德党支部书记张庚白、廖子良慕名前往磨刀洞拜访刘朝佐、秦家都,宣传党的主张,刘、秦二人欣然接受,与中共崇德党支部合作。不久,共产党员、观庆庵小学教师李志(又名李焕堂)利用课余、夜间到磨刀洞开展农民运动,讲授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刘朝佐、秦家都等人的觉悟很快提高,并组织发动当地及周边贫苦农民建立了磨刀洞农民协会。同时,改“神兵”为农民赤卫队。刘朝佐任农民协会主席兼任赤卫队队长。
从此,在中共崇德支部的领导下,刘朝佐率赤卫队以“神兵”旗号为掩护,捉杀地主恶霸,夺粮济贫。9月,经张庚白、李志介绍,刘朝佐、秦家都加入中国共产党。
10月下旬,中共丰都县特别支部作出“在顺庆、崇德两地组织开展以‘抗租抗粮、抗捐抗税,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为中心的土地革命运动”的决定,刘朝佐组织农民协会会员采取打制刀矛、劫夺团防枪支等办法,扩大农民武装,筹备农民武装起义。
1928年2月,中共丰都县委成立后,中共崇德党支部根据县委的指示精神,围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扩大建立农民协会,为实施大规模农民武装暴动作准备,并于同年6月建立磨刀洞党支部,刘朝佐任磨刀洞党支部书记兼农民协会主席、赤卫队队长。9月,中共丰都县委在崇德建成农民起义军(简称“农军”),刘朝佐被委以农军第三大队队长。
9月26日,县委书记、农军党代表甘雨苏和农军司令陈光鑫在磨刀洞发动崇德农民武装暴动,刘朝佐率农军第三大队近千人随起义军主力辗转于河面铺、观音寺,龙河高沟桥、小月坝、大月坝、刀利坪等地,攻打团防,捉杀恶霸地主,开仓济贫,于10月4日攻占栗子寨。10月8日,刘朝佐率队参加栗子寨八圣庙农军司令部保卫战,与丰都知事公署知事杨昭所率官兵激战四天三夜,多次击退其进攻。
10月11日夜,农军弹药不济,被迫转移,刘朝佐率队撤离栗子寨,于10月12日退至河面铺与农军司令陈光鑫所率主力会合。之后,抢占皮家场泡桐河寨,据险抗击军阀杨森部龙焕章旅进剿,数次击退龙焕章旅进攻。
10月13日夜,杨森部龙焕章旅偷袭破寨,农军弹尽粮绝,被迫分散突围,刘朝佐率队转移到龙河迎风溪,解散队伍,回乡躲藏。龙焕章旅随即纠集地方团防,对分散掩蔽各地的农军战士进行地毯式清剿,到处烧杀掳掠,强逼民众交出农军战士,大肆屠杀农军战士和革命群众。
10月20日,农军司令陈光鑫被捕后,刘朝佐再也按捺不住胸中怒火,毅然联络在磨刀洞、坝周坝、河面铺、旋石沟、茶园、张家山、李家山、关口山等地掩蔽的农军战士700余人,于11月13日率队在河面铺跌马坎设伏,用大刀、长矛击溃龙焕章旅一营兵力,追杀溃逃官兵至观音寺、李湖渡后获胜收兵。此次战斗歼敌200余人,缴获长短枪200余支,并控制了河面铺、曾大寺、岩塝一线。
11月18日,龙焕章旅凭借精良武器和郎瑞丰团防的配合,向农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刘朝佐亲临阵地前沿指挥迎敌,数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是日,为暂避锋芒,刘朝佐率队撤出阵地,转移到都督乡后,再次解散队伍,分散隐蔽。
12月26日,龙焕章旅探知刘朝佐躲藏在都督,迅令都督团防头目李永焕、吉星场豪绅陈巨卿联络彭水县棣棠团防,将刘朝佐包围抓捕。
被捕后,刘朝佐不为敌人的威逼利诱所动,反而大骂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走狗李永焕等人。李永焕等人恼羞成怒,将他捆绑在大树上,堆柴点火烧烤。刘朝佐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高呼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0岁。
刘朝佐遇害后,李永焕等人又对他施以剖腹掏心挖肺、抛尸荒野之刑,并禁令家人及民众为其殓尸安葬。数月后,敌人看守松懈,其弟刘朝相与当地群众秘密将他的骨骸运回,葬于磨刀洞高坎堰。
1986年5月19日,四川省政府追认刘朝佐为革命烈士。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林
编辑:彭春蓉
责编: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