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一条条干净平整的道路连接四方,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房屋点缀乡间,一片片蓝天白云映衬着绿水青山……行走在三合街道各个村组,一幅幅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景象映入眼帘。
鲜花簇拥的院落
黛瓦白墙、花香满径,前有龙河淌过,后有青山相靠,来到三合街道罗山村,让人产生一种置身江南水乡的感觉。
曾经,这里的村民住的是青瓦土墙房,雨天漏雨是常事。周围的环境也是脏乱差,垃圾乱扔乱倒,屋外杂草丛生。现如今,村民告别危旧房住上了两层甚至三层楼的小洋房,房前屋外种满三角梅、万寿菊、海棠……美丽庭院鲜花簇拥,香气满溢。
罗山村改造后的房屋
曾经的一个落后小山村,如今模样大变。罗山村的改变,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助力。2020年10月,借助龙河湿地公园建设契机,罗山村筹措资金400多万元,打造龙河沿线一带美丽乡村,改造农户房屋,绿化庭院,安装路灯,修建步道,村民居住环境切实改善。
“如今,房子建好了,庭院变美了,道路通畅了,生活在这里我感到很幸福。”罗山村一组村民刘继华告诉记者,现在环境大大改善了,自己和左邻右舍饭后都喜欢出来走一走,转一转,看看美景,聊聊家常。不仅如此,美丽庭院还经常吸引城里人来休闲观赏。因此,他正筹备发展一家农家乐,借助美景增加收入。
罗山村党支部书记秦闯告诉记者,此次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惠及59户农户、260余人,环境变美后,大家的生活信心和追求提高了很多。与此同时,大家的环保意识也大大增强,目之所及看不到一点垃圾。接下来,罗山村将继续努力,从“一片美”到“整个美”,从“环境美”到“内涵美”,实实在在带领村民共建美丽乡村。
童仙寨村居民点
美丽乡村铸就“美丽经济”。不止是罗山村,近年来,三合街道积极整治人居环境,打造了鹿鸣岩村樱桃园、新建社区枫湘花镜农庄、汇南社区草莓采摘基地等乡村旅游休闲地,不仅带来了好环境、好生态,还让不少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在峰顶社区健身文化广场,阿姨们正伴着音乐跳着欢快的舞蹈。在另一旁,老人、孩子们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玩耍,一群年轻的小伙子在篮球场上激烈对战,好生热闹。
这些人大多是从山上搬下来的,如今生活在立溪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现在的生活是幸福满满。
新建社区枫湘花镜农庄
“快进来坐,我们这里反正只有这个样子,你们别嫌弃我们农村哟!”来到立溪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谢安平家,老人一见面便热情地招呼我们。
谢安平家里,家具齐全,地面光洁明亮,物品摆放整齐,远不是老人口中的“只有这个样子”。
谢安平是峰顶社区的居民,之前住的房屋被鉴定为危房。2015年,根据政策享受补助在安置点买下新房。去年,所有手续办理齐全,新房装修完毕,老两口便拎着大包小包搬了进去。
立溪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角
谈及现在的生活,谢安平连连拍手叫好。“绝对不用担心哪里漏雨,下再大的雨都能睡上安稳觉,一拧水龙头水就流出来,下楼走几步就能买到菜。”谢安平满脸幸福的模样,看得出来,他发自内心地觉得,现在的生活真是挺好的。
峰顶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朱小平介绍,这里的居民主要来自于峰顶社区和汇南社区,之前,他们分散居住在附近几公里的山峦之间,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后,大家纷纷搬进新居。“十三五”以来,共有45户180人搬进立溪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产业发展红红火火
为了让搬下来的群众不仅住得好,还要能致富,三合街道计划实施千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集产业发展、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使之成为当地扎根性的富民产业。
近年来,三合街道还大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进程,新建足球场地3个,新建社区健身点3个,村(社区)均配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年组织举办广场舞、摄影展、书画展、群众趣味运动会、善和之声故事会等活动,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惠民设施,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一个宜居宜业的新时代农村尽现眼前。
村民健身点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郑莉
编辑:彭春蓉
责编: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