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详情
□ 李达元
去年以来,我县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打造集“礼堂、学堂、食堂”三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新丰书院,构建“有声有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助推乡村精神文明“生根生长”。
例如,三合街道通过整合辖区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室、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打造兼具“礼堂、学堂、食堂”三大核心功能的新丰书院29个,不仅增强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也不断丰富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新丰书院,就是要建好丰润礼堂、丰民学堂、丰收食堂等“三丰”,首先是突出成风化俗功能,打造集仪式体验、榜样展示、人文关爱、纠纷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引领文明风尚的前沿阵地;其次是打造集阅读、教育、培训、文艺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式、沉浸式的文化活动空间;再次是突出扶弱济困、便民惠民的功能,重点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实惠、简便、卫生餐食,将其打造成为关爱“一老一小”的“幸福补给站”。
因此,新丰书院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更要用好,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各地要将书院“建管用”工作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社会治理等考核内容;聚焦群众参与度、社会满意度、日常活跃度指标;激活公益慈善潜能,动员政企、学校等积极参与,确保书院投用运转可持续,推动书院工作持续迭代升级,从而让更多书院在乡村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