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余明禄正在作画
记者 王阳
余明禄字翰秋,艺名苦染,1954年8月出生于包鸾镇,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新疆诗词学会理事、王洛宾书画院院长、新疆阜康市美协副主席,长期定居新疆阜康市,近期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名山名水,萌生了用画笔记录家乡美景、推介家乡的想法。
早年赴疆支援
早年,余明禄家中并不富裕,17岁并随祖母来到新疆阜康市,和祖母相依为命,并在阜康市完成了高中学业。就读期间,他不仅要干农活,还在阜康市一所小学任代课老师,因从小对书画和戏曲等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喜爱,空余时间,余明禄还自学绘画。
“我从小就是在祖母的悉心照料下长大,心里就想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让祖母过上好日子,自己喜欢绘画,就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绘画这门手艺学好,努力孝敬祖母。”余明禄说。
三十而立,1987年,33岁的余明禄已结婚生子。为了维持生计,他虽然从事着与书画相关的工作,但却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再拿起画笔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每当夜晚,心中总有一种声音反复出现在脑海中,我要重拾画笔,找回最初的绘画梦。”余明禄说,后来,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1988年中旬,他开启了正式拜师学艺的历程。
踏上追梦路拜师学艺
为了圆绘画梦,余明禄感觉还是需要进行系统学习,并开始遍访名师,最后拜在徐悲鸿弟子、中央美术出版社创始人之一著名的书画家门成烈先生门下。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本就对绘画有天赋的余明禄通过一年多系统的培训学习,于1990年初基本掌握了绘画的基本功。1992年,余明禄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二分校。函授期间,得以师从田世光、俞致贞、张世简、高沛明等大师。
“能够得到系统学习绘画的机会来之不易,学习期间我感觉自己有用不完的精力、使不完的劲。”余明禄说,那时候老师指点修改过的画作,我都废寝忘食地研究精进,生怕错过当中的某一个小细节。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还阅读各种绘画书籍,边学边临摹,个人的绘画技艺也在日积月累中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余明禄的名字和作品被载入二十余部画集和辞书,作品入选《当代中国艺术成就展获奖精品集》时,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其如此评语:作品以干净有力的笔触和不断变幻的形式效果集合而成,痛快淋漓、神味自足、气韵夺人。作品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体裁选择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均将个人特有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等渗透其中,一纸虽薄,却蕴含着丰满的内涵及深厚的学识,渗透着一种“质朴”。
用画笔推介家乡
余明禄长期生活在农村,这奠定了他艺术生涯的底色。年少时白天荷锄、夜晚奋笔的经历,余明禄多以田园风光和乡村题材为创作源泉,作品朴实自然,极富生活气息。余明禄的作品大多数表现的都是他的所见所闻,作品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视觉享受,无论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或是颗粒饱满的粮食丰收盛景,无一不展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30多年来,余明禄一直坚持创作,他不仅执着于绘画,对诗词也饶有兴趣。截至目前,他已创作数千幅作品,多本诗词集。
“人一辈子不管干什么,喜欢就值得,也是最开心的。”余明禄说,因为热爱书画艺术,他在绘画这条路上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乐趣,同时,也因为绘画,他的生活很充实,这次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大好河山,心中绘画的血脉瞬间被点燃,连夜创作了几幅作品捐献给了包鸾镇丰收馆,但心中那团烈火还在猛烈地燃烧着。
余明禄表示,还会利用更多的时间浏览家乡的山山水水,用画笔真情描绘出家乡的美景,将那些仙境般的场景凝固在画布之上,待到展出时,并将家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呈现给更多人欣赏,让更多人知道丰都,让更多人向往丰都,吸引更多人打卡丰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