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孩子们做接力跑游戏
记者 陈芷琦
儿童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大多数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音、算术、英语等各类补习班轮番上阵,特别是很多上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开始接触小学的相关课程。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面明确指出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
成因复杂的“小学化”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变得更加殷切,在这种焦急期盼的心情下,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标准单一,只用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判断孩子是否优秀,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3~6岁,是孩子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年龄段,但因为家长们“应该赢在起跑线上”的片面理念,给孩子报各种培训、辅导班。家住三合街道龙城社区的居民秦素英孩子四岁时就开始辅导拼音和计算。
“我身边朋友都在教孩子学习拼音、算术,有的孩子能背几十首古诗,有的甚至已经开始教汉字。”秦素英说。
民办幼儿园是“自负盈亏”的模式,想尽办法增加生源,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进行提前学习和强化活动,既收取了高额的费用,又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孩子在读幼儿园前,我们就对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进行了对比,民办幼儿园会教一些拼音、算术,所以我们选择了民办幼儿园。”市民林淑娟说。
从教师队伍来看,部分民办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能力存疑,教师在入职前,并没有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也并未从专门的师范院校毕业。所以在从教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意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很容易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来。这种不符合幼儿成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之一。
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大
幼儿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探索性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能力的全面开发,这种教育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你的孩子三岁半能读古诗,那我就要我的孩子三岁就会背。”“我的孩子三岁就会读拼音认汉字,真棒。”诸如此类的话语我们常常能听见。
“我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教他背古诗,会背很多,但是没多久就忘了,因为他根本理解不了。超前学了,有可能上小学觉得自己学过,上课不认真听讲。”市民张旭说。
幼儿园期间,正是孩子长身体的阶段,如果让孩子长时间久坐,不利于孩子骨骼成长,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等身体不良症状的产生,严重危害幼儿的身体健康。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记者的调查,我县各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基本消失,教学主要以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为主。
拒绝“小学化”需多方努力
作为孩子成长的主战场,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各不相同。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但在方法上,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负担。
市民邓超告诉记者:“我的女儿正在上大班,孩子的成长就像浇花一样,你浇再多的水,花也接受不了,本来童年就短暂,没必要拔苗助长。”
而市民余红则持相反的观点:“学无止境,我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回到家里我会让她识字学拼音,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了小学才能跟上功课。”
近年来,县教委也在幼儿教育小学化上多措并举,要求各乡镇(街道)教管中心、幼儿园要认真组织幼儿教师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性。
同时,还建立科学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强化动态监管,引导各类幼儿园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严格规范办园行为。各乡镇(街道)教管中心也应规范辖区内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情况。
“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应是轻松、快乐的,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我们幼儿园实施的‘乐享游戏’,就是让孩子进入到建构区、沙池区、表演区等不同区域进行自主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经验和提升能力,幼儿园内没有‘小学化’倾向,一切活动都以幼儿为主,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县青少年宫幼儿园教师谭鑫说。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除了教委等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我们的家长、老师也要转变传统观念,各方协同,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