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丰都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开发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来源: 浏览量:5979 更新时间:2022-10-26 09:52:21

我县精准施策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我们完成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手里有了稳定收入,

生活就有了奔头。

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我县从发展产业、解决就业、

开发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入手,

精准施策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


“多亏这些苗木,我才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近日,在三建乡蔡森坝村苗圃基地,村民陈世芳一边为苗木除草,一边笑着对记者说,自己把土地入股苗圃基地,又在基地务工,一年有2万余元的务工收入,以前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也能有工资卡。


三建乡蔡森坝村苗圃基地 

陈勇 摄(资料图片)


产业夯实返贫防护堤

“近几年,我家利用冬闲田种榨菜,每年栽20亩左右,一共收鲜菜头40多吨,按收购价0.8元一公斤算,能实现纯收入3万元。”十直镇寨上村村民江德银告诉记者,他是寨上村的脱贫户,依靠榨菜种植,如今小有积蓄。



十直镇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建成开花寺、寨上2个榨菜种植示范村,带动600户农户发展起榨菜产业带。


榨菜是我县传统产业,也是促进农户增收的“短平快”产业,年产量达45万吨,涉及23个乡镇(街道),带动10万余农户不同程度增收。



“与榨菜一样,我县红心柚、花椒、龙眼等产业,同样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中举足轻重,以三元镇为主产地的红心柚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年产量达到30万吨,带动2万余柚农持续增收,以树人、董家、湛普等乡镇为主产地的花椒种植规模达到7万余亩,涉及农户9000余户,以兴义等沿江乡镇为主产地的龙眼产业规模达5万亩左右。”县农业农村委主任任正义说。


一个个发展红火的产业,

构建起我县“1+4+X”产业体系,

夯实了返贫防护堤。


劳务输出缓解就业难

“2019年,通过县就业部门的牵线搭桥,我被送到山东枣庄一家企业务工,扣除社保等费用,每月工资有5000元左右。”名山街道何家坪村村民赵承华说,现在,他不仅还清了欠债,还有了一些积蓄。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县始终把稳就业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打好政策、服务、招聘等组合拳,建立网格化动态监测体系和返乡就业限时动态清零机制,做到监测帮扶无遗漏、就业增收有保障。



“我们还新开发县内就业岗位1300多个,并鼓励企业到偏远乡村开办扶贫车间,帮助留守妇女等就业困难群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县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大力推广金鸡产业扶贫模式,我县依托大企业吸纳劳动力高质量就业。


兜牢兜好民生基本盘

“我负责这段公路的养护和清扫,保障道路畅通和卫生。”南天湖镇义和村村民周世荣,一边清扫路面,一边对记者说。


周世荣夫妻育有3个子女,正处于学龄阶段,又因需照顾生病的孩子,不便外出务工,于是,村里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


为解决无法外出就业、劳动能力弱的劳动力群体就业问题,我县统筹开发公益性岗位,并给予每人每年16800元的岗位补贴。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我县全面落实就业惠民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线、救急难作用。切实兜牢兜好民生基本盘,实现了无法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推动农村各项公益服务事业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更加坚实。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达元

编辑:李玉婷

责编:段敏 陶涛

审核:李永生 张建华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丰都县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请标明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看丰都客户端。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23-70605233



丰都安全 书香丰都 【人文丰都】来陈国勇艺术馆寻味咏园 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