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残缺生命里的自强之歌 记2025年第一季度丰都好人万嘉清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3145 更新时间:2025-06-05 09:48:15

万嘉清是三合街道平都东路社区居民,虽然肢体四级残疾,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是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地学习写作知识,不断创新写作技巧,累计在各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通讯等千余篇。同时,凭自身才华成为了丰都县作家协会会员。


“目前,我已收录出版了近年来创作的诗歌、散文专集,给书取名为《仨文集》。”近日,万嘉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万嘉清打开电脑创作


为排解苦闷喜欢上看书


万嘉清今年61岁,从小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父母背着他四处求医问药。


“最终我好不容易活下来,到了七八岁时,就开始参加农业社大集体生产劳动,当时工分实行10分制,我每天能挣0.5分,多少能为家里减轻负担。”万嘉清说。


在一次劳动中,万嘉清不幸摔断了腰,自小要强的他没有告诉父母,忍受巨痛在家睡了几天。由于当时没得到及时救治,加上也没有经济能力治疗,随着身体的慢慢成长,背部逐渐凸起,留下了终身残疾。


由于自卑,万嘉清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在家,整天把自已关在昏暗的小屋里不敢出门见人,常常仰天长叹:为何命运如此不公?为了排解苦闷,万嘉清喜欢上看书,被一本叫《轮椅上的梦想》书中主人公意志坚强的无畏精神深深感动,并释怀了心中的疙瘩。


从此以后,又陆陆续续读了很多书,被保尔·柯察金、海伦·凯勒、张海迪等一大批中外自强不息的主人公鼓舞,于是暗暗下决心:“不能就这样沉沦下去,我要与多桀的命运抗争,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万嘉清一边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一边进入乡镇农校、县农广校学习农业科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同时,他担任了村团支部书记,发展壮大团组织,积极引导青年团员勤劳致富。他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198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经过四年的学习,我获得了农学专业的中专文凭。”万嘉清说。


勤于笔耕结出累累硕果


“在劳动之余,我经常听广播、看书、读报,加强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万嘉清说。特别是对新闻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省吃俭用买回《新闻入门》《采访技巧》等专业书籍悉心钻研学习,并经常深入实地采访,写出了一篇篇讴歌身边好人好事的新闻。


万嘉清采写的新闻稿件经常被中、市、县等各级新闻媒体采用,其中《院坝卖药郎》《婚礼上的歌声》《他为科教兴农操劳》等通讯被县级媒体评为好稿。因成绩突出,还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并在通讯员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丰富采写知识,我还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截至1993年,共在省、地、县三级报刊、电台采用新闻稿件500多件(条)。” 万嘉清说。1994年,他也因此被县民政局双拥办聘用,专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期间,他采写了大量反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方面的新闻稿件。


为了让家人生活好一点,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万嘉清进入砂砖厂上班,这里的职工大多是聋哑类残疾人。在紧张繁重的劳动之余,万嘉清经常与他们一起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用心观察他们的手势、口型和要表达的意思,使之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


近几年来,万嘉清经常随县文联、县作协深入旅游景点、农村、城市、红色教育基地采风,写出了一批有质量的诗歌、散文作品,分别发表于《中国乡村》《家乡》《重庆群文》等杂志及报刊网站,其中散文《扼住命运的咽喉》获重庆市残联征文优秀奖。


记 者:李达元

编 辑:李玉婷 林雪琴

编 审:陶 涛

副总编:张博铭

总编辑:周雄兵

书香丰都 丰都新农人 乡村振兴 富民惠民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今日关注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