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谁说搬进城
就要告别“田园生活”?
为了让每一位新市民
真正融入城市
丰都做了一件特别暖心的事
——
在城区周边
打造了一批标准化蔬菜产业园
把原本的田地
变成市民专属的“开心农场”

在世纪花城小区背后的
自给型蔬菜产业园
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耕画卷
正在徐徐展开
......
01
家门口的“专属菜园”
沿着平坦的步道走入菜园
平整覆土后的土地
被整齐划分为120多块
大小适中的标准菜地

每天清晨
这里就热闹起来
市民们挽起衣袖
带着农具
在认领的“专属地块”里
翻土、播种、浇水
享受着久违的农耕乐趣

放眼望去
脆白菜、香菜、油菜、莴笋......
各种蔬菜相继抽芽
绿意盎然

🗣️市民心声
“我们房子买在这里,离这里很近,在这个菜园我们可以像以前在老家那样种菜,感觉很安逸。”——周应兰
对于很多从农村转移进城的市民来说
这份对土地的依恋和耕作的习惯
是割舍不掉的乡愁
蔬菜产业园
就是为了破解“想种菜没地种”的难题
而精准施策
02
高标准的配套与服务
这项暖心举措
不仅是提供一块地那么简单
更是一套集种植、社交
教育于一体的完整系统

在龙河东、王家渡、峡南溪等城区周边地块,全面推行标准化建设:
*基础设施全配套:供水、电力、便民道路、农具房……一应俱全。
*专业指导不缺位:农业部门定期安排农技人员现场指导,从选种到田间管理,全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让新手也能轻松变“农耕达人”。
市民只需缴纳少量管理费
即可认领地块
真正实现“城市里种菜、家门口收菜”的愿望

03
有温度的城市幸福感
截至目前
自给型蔬菜产业园
已累计认领地块500多块
收获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在这里
市民们不仅获得了
健康的食材和锻炼的机会
更获得了珍贵的情感联结
大家一边劳作,一边交流种植技术和经验,欢声笑语与农具劳作声交织,是城市里难得的“社交新场景”。这份延续农耕记忆、增进邻里感情的体验,大大提升了新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这只是开始
未来
丰都还将持续发力
打造:
*增收型菜园地(300-500㎡)
*创业型菜园地(2000㎡左右)

通过提供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让蔬菜产业园成为兼具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可持续项目
为城乡融合发展
注入更持久的动力
让城市有活力
让生活有温度
为丰都点赞!
记 者:平 源 宗海燕
编 辑:徐宏伟
编 审:肖 敏 王 露
副总编:张博铭
总 编:周雄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