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师生问候:别让形式主义偏离教育本真​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3991 更新时间:2025-11-07 15:18:13

近日,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某学校因组织学生列队向进校老师问候被教育局严肃批评,而重庆丰都县第一小学校校长每日在校门口主动向学生招手问好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师生互动方式,折射出教育者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认知偏差,更引发人们对教育形式与本质关系的深度思考。


教育的真谛在于以心换心的情感交流,而非机械刻板的形式表演。杭州这所学校要求学生列队问候,而入校的老师们开车路过校门,似乎没有停下车回应礼仪学生,这看似是培养礼仪素养,实则违背了教育规律。当问候变成必须完成的“任务”,当礼貌沦为整齐划一的“表演”,孩子们感受到的不是尊重与温暖,而是压力与束缚。这种自上而下的“形式化礼仪”,不仅无法培育真正的文明素养,反而可能让孩子对“礼貌”产生误解,认为礼仪只是表面功夫,背离了教育“扣好第一粒扣子”的初衷。教育局对校负责人的严肃批评,正是对这种形式主义教育的及时纠偏,彰显了回归教育本质的鲜明态度。


反观重庆丰都县第一小学校校长的做法,用主动问候传递教育温度,为“好习惯养成”作出生动示范。每天早上八点的校门口,校长的招手问好不是任务要求,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学生的礼貌回应不是被动服从,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更值得肯定的是,该校一年级班主任从教写“人”字入手,将品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让“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落地生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以榜样力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真正践行了“红星闪闪放光彩”的教育追求,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师生交往中的礼仪教育,从来不是小事,而是关乎教育方向的大事。教育者应当清醒认识到,真正的礼仪素养,源于内心的尊重与善意,而非外在的形式要求。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需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做法,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教育质量、关注学生成长上;另一方面,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像重庆丰都县第一小学校那样,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方式开展德育,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互动中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全人格。


教育是一项需要用心经营的事业,容不得半点浮躁与功利。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的及时整改与重庆丰都县第一小学校的正面示范,为教育工作者敲响警钟、指明方向。唯有坚守教育本真,拒绝形式主义,以真心换真心,以行动作表率,才能真正为孩子“上好第一课、扣好第一粒扣子”,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记 者:杜成波

编 辑:李玉婷

编 审:林雪琴

副总编:周国勇

总编辑:周雄兵

书香丰都 丰都新农人 乡村振兴 富民惠民 记者调查 丰都艺韵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