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10月25日,首批50头F1代和牛顺利运抵丰都县包鸾镇共富农场。
这批牛儿的到来不仅让包鸾和牛养殖示范项目迈入实质养殖阶段,更标志着丰都肉牛产业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为当地肉牛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现场保障:防疫+应激处理双到位

在位于包鸾镇飞仙洞村的共富农场,运输车辆刚进场,丰都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立刻为牛犊进行检测。
这批和牛将在提前消杀的场地隔离观察至少30天。“提前15天清场消毒,还做了应激处理,就是为了守护牛儿的健康。”共富农场生产负责人张林葱告诉记者。
为何选和牛:补高端缺口,破市场困境
本次首批采购的50头和牛来自内蒙古,是纯种日本和牛冻精与黑安格斯母牛通过人工冻配繁育的F1代和牛,含50%日本和牛血源。
“过去,丰都95%以上是西门塔尔杂牛,受市场冲击大。”丰都县农业农村委主任谭明权表示,引进养殖和牛就是为了逐步调整丰都肉牛养殖结构,填补高端肉牛市场缺口,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项目前景:育本土品牌+促乡村振兴
包鸾和牛养殖示范项目由包鸾镇13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组建的重庆“鸾翔翔”肉牛养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培育“丰都和牛”品牌。
“后续还将采购第二批50头和牛,年内存栏量预计达到100头。和牛喝富锶水、吃专用日粮,22个月后预计可产A3级以上雪花牛肉,每头牛产值超5万元。”
——公司法人代表 吴文武
未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完善丰都县百亿级肉牛全产业链条,还能帮助包鸾镇村集体年增收50多万元,提供稳定岗位3个,助力乡村振兴。

“丰都和牛”
能成为牛肉市场新宠吗?
你对和牛养殖、产业发展有哪些期待?
来评论区聊聊!
记 者:刘先华
编 辑:王 露
编 审:肖 敏
副总编:周国勇
总 编:周雄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