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近日,随着全市2025年至2026年冬春季“治气”攻坚行动全面启动,我县生态环境部门闻令而动,迅速聚焦关键领域,以“科学管控、精准施策、管帮结合”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减排措施落地见效,全力守护“丰都蓝”,让生态蓝天成为冬春季节的“常态风景”。

精准施策:
靶向制定减排方案 推动企业主动参与
冬春季节,细颗粒物PM2.5污染防控进入关键期,烧结砖瓦、石材加工等涉气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成为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确保错峰减排管控精准有效,县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组建专项工作组,工作人员连日来深入辖区各重点企业生产一线,展开全面细致的调研摸排。
在我县某烧结砖瓦企业生产车间内,县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正与企业负责人围绕生产台账展开细致交流,从原材料进场、生产工艺流程到污染物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再到企业季度生产计划,每一个环节都逐一核实记录。
“我们不仅要掌握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还要结合未来一段时间的气象条件、区域环境质量预警信息,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制’错峰生产方案。”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
调研过程中,工作人员并非简单下达管控要求,而是同步开展政策宣讲,向企业负责人详细解读错峰生产的政策背景与长远意义。
“错峰减排不是‘一刀切’的限制,而是兼顾环境保护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举措。”县生态环境局综合科负责人孙华伟在企业宣讲时说,“短期来看,通过调整生产时段、控制生产负荷,能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应对重污染天气;长远来看,这更是倒逼企业升级生产工艺、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的重要契机,助力整个行业实现绿色转型。”
截至目前,丰都县已完成对辖区内所有涉气重点企业的调研评估,根据企业生产特性、污染排放强度等因素,分类明确了错峰生产时段、生产负荷调整比例等具体要求,15家重点行业企业已陆续按计划进入分阶段错峰状态,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管帮结合:
以监管促规范 以帮扶促提升
在严格落实错峰减排管控要求的同时,县生态环境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将企业错峰期巧妙转化为“提质升级期”,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帮扶等举措,助力企业提升环保治理能力。
“错峰期生产负荷降低,正好给企业留出了环保设施改造的时间窗口。”孙华伟说,针对部分企业环保设施老旧、治理效率不足等问题,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提供技术指导,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推荐适合的环保设施以旧换新方案、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径,并协助企业对接相关政策补贴,降低改造成本。
在一家石材加工企业,工作人员现场查看了企业的粉尘收集处理系统,指出了现有设施存在的短板,并提出了改造意见。
“原本我们担心改造投入大、影响生产,没想到生态环境部门给予了帮助,让我们改造的底气更足了。”该企业负责人说。
为确保错峰减排措施不打折扣,县生态环境局已建立立体化监管机制,对企业错峰生产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
“我们将强化日常监管与重污染天气应急检查,一旦发现企业未按要求执行减排措施,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孙华伟说,除了执法监管,县生态环境局还将联合行业协会,引导企业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实现错峰生产与订单交付的平衡,真正做到以监管促规范、以帮扶促提升。
记 者:杜宏超
编 辑:彭荣庆
编 审:林雪琴
副总编:张建华
总 编:周雄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