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凤鸣“评”都 | 重庆空港破40万吨,内陆枢纽加速起飞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3607 更新时间:2025-10-21 14:50:01

10月18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传来捷报:2025年货邮吞吐量突破40万吨,比去年提前25天达成目标。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超越,更是重庆作为内陆开放枢纽能级提升的生动印证。当这批货物通过15条国际货运航线飞往全球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内陆城市向空中要通道、要效益的战略远见。


今年以来,江北机场新开恢复多条货运航线,特别是实现东南亚方向全货机航线“零的突破”,绝非偶然。这条航线打通后,重庆与东南亚之间的货物不再需要经其他机场中转,运输时效提升超过30%。目前机场在飞的15条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已初步构建起联通欧亚与北美的Y字型物流大通道。


这个Y字型结构颇具深意:一撇伸向欧洲,一捺连接东南亚,一竖贯通北美,而交汇点正是重庆。这种布局让重庆从传统的内陆城市,跃升为全球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


这条“空中丝绸之路”带来的不仅是货物往来,更是产业机遇。笔电产品、智能装备、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航空渠道快速抵达全球市场,而东南亚的优质水果、生鲜产品也能第一时间摆上重庆市民的餐桌。对重庆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更低的物流成本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货邮吞吐量提前25天突破40万吨,这个提前量背后,是重庆对外开放的加速度。它表明重庆正在实现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质变,不仅要让货物过得去,更要让资源留得下、产业兴起来。


下一步,重庆可以着力打造“航空货运+”的生态体系。一方面吸引跨境电商区域总部、供应链企业在机场周边布局,形成临空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推动航空货运与陆海新通道高效衔接,实现“空陆联运”一体化发展。比如,东南亚货物经航空抵达后,可通过陆海新通道分拨至西部各省,真正发挥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


面向未来,重庆还需要在软实力上持续发力。比如建设智慧口岸,实现报关查验全流程电子化;发展“航空货运+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培育本土航空物流龙头企业,增强资源配置能力。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重庆完全有能力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不断完善的物流体系,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节点。这需要我们在提升通关效率、优化口岸服务、完善配套设施等方面继续下功夫。


40万吨是一个里程碑,更是新的起点。它印证了重庆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战略选择完全正确,也预示着内陆开放的美好前景。


随着更多国际货运航线的开通和物流效率的提升,重庆这个“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正以其日益完善的开放平台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向世界证明,内陆城市同样可以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当越来越多的“重庆造”通过空中通道走向世界,当全球商品经由重庆分拨至全国各地,这座城市就在真正实现从地理枢纽到规则制定者的跨越。


这既是重庆的机遇,更是重庆的担当。


作  者:张博铭

编  辑:王   洁

编  审:肖   敏  王  露  

副总编:周国勇 

总  编:周雄兵

丰都新农人 争做丰都文明人 共创全国文明城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健康丰都 名山街道鹿鸣寺社区—— 小积分撬动大文明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