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从“有园上”到“上好园”——丰都助力每一位孩子幸福“起跑”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3340 更新时间:2025-10-21 11:14:11


铲沙、挖洞、提水……近日,走进丰都县幸福路幼儿园,孩子们正在户外的沙水游戏区建着城堡,挖着沟渠,一片忙碌且认真的景象。


“这里环境优美,功能区特别多,而且能用比以前更少的钱,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的学前教育,我们特别放心。”丰都县幸福路幼儿园家长徐粒丹说。


一直以来,“在家门口上好园”是家长的心之所向。作为重庆市第一批普惠性公办幼儿园,丰都县幸福路幼儿园配备了美工室、绘本室、生活馆等10多个功能室,打造了屋顶足球场、种植区、构建室、涂鸦区、酷跑区等10余个户外活动场地,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温暖、安全、快乐的气息,自2021年秋季以来,已面向周边小区招收了396名幼儿。


从增加学位供给到改善办园条件,从优化师资队伍到推动内涵发展……丰都县聚焦幼儿和家长核心所需,聚焦“尚学丰都 丰美教育”发展愿景,绘就了一幅“幼有善育 幼有优育”的丰美画卷。



“就近入园”照进现实


学前教育普惠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位有没有”的问题。近几年,丰都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累计投入1.12亿元,新建6所城区普惠性幼儿园,新增普惠学位1920个,同时积极推动小区配套园转为普惠园,并引导民办园主动转型,目前,丰都已把10余所小区配套园转为普惠园,18所民办园成功转型为普惠园。通过民办园“转公”“转普”治理,丰都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100%,实现了适龄儿童“就近入园”的美好愿景。


在实现“有园上”的基础之上,一场关乎教育品质的深刻变革正在每一所幼儿园悄然发生。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在距离丰都县城区约28公里的社坛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正在跟着老师学习新歌曲。一年前,这里还因设施陈旧、师资短缺面临招生困境,如今却成了深受家长信赖、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现代化普惠幼儿园。


是什么让这所曾经面临困境的乡镇幼儿园焕发新生?答案就藏在集团化办学的教育改革实践中。


为推动学前教育内涵发展,丰都以集团化办学为引擎推动学前教育全域普惠优质。创新“1+N+X”集团化办学模式(1所优质园+N所薄弱园+X个资源点),资源共享、教师共进、教学共研“三驾马车”同向发力,推动全县学前教育质量全域提升。



流动的“资源漂流箱”


清晨,在丰都县示范幼儿园的游戏室,园长隆露正仔细清点即将发往各成员园的“资源漂流箱”。箱子里不仅有绘本、教具,还有孩子喜欢的玩具。


“我们要让优质资源流动起来,让山里娃也能享受优质的资源。”她微笑着说。以前在城区幼儿园才能享受的优质资源,如今通过“资源共享清单”在城乡幼儿园间有序流转。


在丰都县南天湖中心园(丰都县示范幼儿园教育集团成员园),孩子们围着老师带来的绘本和玩具雀跃不已——“老师,这个玩具真好玩!”资源的活水,浸润着每一个乡村孩子的心田。



李老师的“双重身份”

“这个音乐游戏太棒了!孩子们完全被吸引住了。”十直镇中心幼儿园的李老师刚从总园轮岗回来,就在教研会上兴奋地分享。


如今,她不仅是乡镇教师,更是集团“名师工作坊”的骨干成员。通过师徒结对,她带着总园的先进理念回到乡镇,创新开发的“自然课程”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大自然。


而总园的王老师每月都会下乡指导:“看到乡镇老师的成长,就像看到种子破土而出。”这种双向奔赴的共进模式,让集团园与成员园的教师结成了专业发展的“共同体”。



“云端”的智慧碰撞


周一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教研”正在丰都县龙腾幼儿园举行。屏幕上,总园教师演示着如何将传统儿歌创新为节奏游戏;屏幕外,10所成员园的教师实时互动研讨。


“虽然我们相隔群山,但教研让我们如同围坐一桌。”三建镇中心幼儿园的陈老师边记录边说。“云端教研”让偏远乡镇教师也能随时参与高端研讨。


如今,示范幼儿园的“悦·动”课程、龙腾幼儿园的“四季主题”自然课程、幸福路幼儿园的“幸福·味”课程、名山街道中心园的“五态润苗”课程,都在这个平台上相互碰撞,激发出更多教学智慧。


当普惠园在家门口“遍地开花”,当资源如活水般流淌,当教师携手同行,当智慧在云端激荡,丰都娃在“家门口”上好园的梦想成为现实。未来,丰都县将在“幼有优育”的路上笃定前行,力争到2027年,把每一所幼儿园都建成家门口的高质量幼儿园。


通讯员:胡小容

编  辑:夏朝燕

编  审:林雪琴

副总编:张建华

总编辑:周雄兵


丰都新农人 争做丰都文明人 共创全国文明城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健康丰都 名山街道鹿鸣寺社区—— 小积分撬动大文明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