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近日,记者走进许明寺镇,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新能源充电桩,静静矗立在道路旁,为往来车辆提供着便捷的充电服务。
党建引领强商会 乡贤基金惠民生
踏入许明寺镇的新丰书院,馆内陈列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生动直观地展现了乡贤们为家乡发展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在推动家乡发展的进程中,许明寺镇商会充分利用自身平台优势,有效汇集乡贤力量。
许明寺镇商会的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个体协会,历经岁月沉淀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1月13日,商会党支部正式成立,现有党员15名、会员164名。
“我们商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商会工作、企业经营紧密结合,为会员企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许明寺镇商会党支部书记王功贵说,在商会的精心组织下,支部党员积极上党课10余次,开展党建调研16余次。通过座谈交流、外出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出“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和谐氛围。
在商会的积极运作下,成功筹集乡贤基金58万元,全部用于积分制兑换、“邻里食堂”补贴、家庭教育互助会等乡村治理项目。
“邻里食堂”里,热气腾腾的饭菜散发着家的味道。“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孩子又不在身边,以前吃饭总是凑合。现在有了这邻里食堂,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邻居们还经常给我送饭,心里别提多暖和了。”杜志孝老人说。
积分制兑换现场同样热闹,村民们拿着参与乡村治理活动获得的积分,兑换心仪物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家庭教育互助会则为家长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家分享育儿经验,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
雁归故里筑新梦 反哺桑梓显担当
在许明寺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75名在外成功人士如归巢候鸟,纷纷回到生养他们的土地;镇里逐村逐社深入挖掘,又发现110名本土乡贤。他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汇聚成照亮许明寺镇乡村振兴道路的光。
为让乡贤更好参与家乡建设,许明寺镇精心组织乡贤月月谈、半年会、年底议事会等活动,累计达80余次。
“我在外面打拼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源。就想着一定要回来为家乡做点实事,如今投身淫羊藿种植产业,希望能推动家乡更好发展。”李良平说。
在乡贤们的参与下,许明寺镇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乡贤何霏捐赠25万元,为坪桥村扩建公路3.5公里、安装路灯30多盏。如今,宽阔平坦的公路蜿蜒在青山绿水间,一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回家的路。
“以前这路又窄又难走,晚上出门都得小心翼翼。现在好了,路修好了,灯也亮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坪桥村村民杜承福说。
此外,乡贤李小明捐赠35万元,为坪桥村扩建公路4.5公里;乡贤徐卫东、罗冬军捐资修建路灯80盏;乡贤古清国捐资25万元,为古家山扩建公路3公里。一条条公路、一盏盏路灯,不仅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更拉近了乡贤与家乡人民的心。
同时,商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每年慰问敬老院老人,为会员80岁以上父母送温暖,看望重疾住院会员,为困难群众送化肥,调解会员纠纷。在慈善公益中,乡贤们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
典型示范树标杆 多维服务暖民心
在许明寺镇,评选表彰的“许明好人”“乡贤名人”“头雁新农人”等九类先进典型63人,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乡村振兴前路。
为让先进典型事迹深入人心,许明寺镇组织村民参观乡贤事迹累计230余次。
“看到这些乡贤的事迹,我很受鼓舞。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村民储家军说。
为提升村民素质和能力,许明寺镇回引律界、商界、文艺界精英乡贤,开展专题授课及服务10余次。法律讲座上,律师乡贤用通俗语言讲解法律知识,让村民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听了律师讲解,心里有底了。”一位村民感慨道。
商业培训中,企业家乡贤分享创业经验,为村民提供宝贵思路;文艺活动里,文艺界乡贤带来精彩表演,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开展“一人办一件实事”活动,乡贤们积极响应:有的帮助村里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有的修建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活;有的关注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关爱。据统计,这项活动为村集体平均增加收入数万元,惠及数十家企业和近千名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