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李和平/图
记者 李倩倩
今年夏天,3元左右的冰杯突然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街头巷尾的便利店、各类茶饮门店中,冰杯都占据着最显眼的位置,连县城的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也纷纷入局。这小小的冰杯为何能引发消费热潮?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消费密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展开了深入调查。
3元冰杯走红 商家日销过千
县城帝景江山小区附近的便利店里,3元的冰杯摆在收银台旁的冰柜中,配料表仅有水,却吸引不少年轻人。许多消费者买完冰杯,会顺手选瓶饮料,当场调配专属冰饮。店员称,工作日冰杯能卖几十杯,周末好的时候能上百杯,下午和晚上年轻人尤其多,常需补货。
不远处的另一家便利店,冰杯种类更丰富,除普通纯净水冰杯,还有咖啡冰杯、果味冰杯等,售价3.5元。店员透露,这些特色冰杯每天能卖七八十杯,周末超100杯。很多顾客觉得用带味道的冰杯搭配饮料,口感更有层次,不少年轻人买后会在店里慢慢调配,十分享受。
县城某些茶饮店也加入销售行列。一家奶茶店推出1元冰杯,因性价比高,备受追捧,每天至少卖200多杯,火爆时能达300多杯。很多顾客会搭配店里的柠檬水、蜜桃四季春等饮料,自己动手调配,乐在其中。
外卖平台上,多家便利店和茶饮店的冰杯月销量可观,部分热门店铺超1000杯,个别达2000多杯。冰杯的爆火还带动了搭配饮料、零食等产品的销量,一家便利店店长称,冰杯热卖后,饮料销量至少提升三成,年轻人常搭配果汁、气泡水等购买,还会顺手拿包小零食。
冰块+塑料杯 凭啥卖3元?
冰块加塑料杯,这样看似简单的组合,却能卖到3元的价格,这让不少消费者感到疑惑。
“一瓶普通矿泉水才一两元,一个冰杯不过是装了冰块的塑料杯,凭什么要卖3元?感觉性价比不高。”市民刘林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尽管冰杯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但较高的价格还是让她在购买时会有所犹豫。
为了解答消费者的疑惑,记者采访了多家销售冰杯的商家。某便利店负责人向记者详细解释了冰杯的成本构成:“制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专门的制冰设备,这些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都不低。而且,为了保证冰块的卫生安全,我们还要配备专门的制冰场地,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此外,冰杯的包装材料、运输过程中的冷链成本,以及存储时的耗电成本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综合算下来,冰杯的价格确实没办法降得太低。”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市面上的冰杯主要分为纯净水冰杯和带味冰杯两种类型。纯净水冰杯价格相对较为统一,基本在3元上下浮动;而带味冰杯,由于添加了咖啡、果汁等原料,成本更高,价格也会相应提高,有的还会通过与其他产品搭配售卖的方式实现产品溢价。
年轻人为何偏爱冰杯?
冰杯走红,折射出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在企业工作的李晓璇表示,工作忙,在家做冰块麻烦又费时间,冰杯开盖即食很方便,用它搭配咖啡,几分钟就能做出冰拿铁,口感不输咖啡店的。对生活节奏快、追求效率的年轻人来说,冰杯的便捷性极具吸引力。
社交平台上“冰杯+饮料”的自制饮品教程走红,让冰杯玩法多样。市民刘心心称,冰杯可塑性强,能根据自己口味搭配饮料和小料,制作独一无二的饮品,很有创意。她常在小红书等平台学教程,尝试制作后拍照分享到社交账号。
冰杯的社交属性也是年轻人喜爱的重要原因。在注重分享和表达的时代,年轻人将自制饮品拍照分享到社交平台,能展示创意和生活态度,获得点赞和关注。市民赵晓蓉说,看到自己做的饮品在朋友圈受夸赞,会很有成就感,生活也更有趣充实。冰杯不仅是消暑解渴的产品,更成了年轻人社交互动、彰显个性的“社交货币”。
编后语:
3元冰杯成为今夏消费市场的“现象级”产品,这场热潮并非偶然,而是消费趋势变革的体现。它以“冰块+塑料杯”的简单组合,精准切中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痛点与情感需求,勾勒出消费升级下的全新消费图谱。
实用层面,冰杯是快节奏生活的必然选择。在“时间即成本”的现代社会,年轻人没时间自制冰块,冰杯的即时满足属性提升了生活效率,契合他们追求高效、便捷的生活理念。
精神需求层面,冰杯成了“社交新宠”。社交平台上的创意调配教程激发年轻人的创作热情,让饮品制作成了有趣的生活实验。当自制冰饮照片在社交平台收获点赞与评论,冰杯就从商品蜕变为“社交货币”,满足了年轻人自我表达与社交互动的深层需求。
但热潮背后,需理性审视。随着冰杯市场扩容,产品质量把控、价格合理性等问题可能凸显。如何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是商家与监管部门共同面临的课题。无论如何,冰杯的“出圈”展现了消费市场的活力与潜力,也让人们对未来更多消费新趋势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