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随着2025年中高考落下帷幕,我县迎来了一波以考生和家长为主体的消费热潮。从旅游、餐饮到电子产品、驾校培训,各类商家纷纷推出优惠活动,抢占“考后经济”市场。
近日
记者走访了我县多个行业
发现中高考后的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让夏日经济格外红火
“放松游”成主流
旅游市场升温
“考完就想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刚刚结束高考的学生王雨欣告诉记者,她和几位同学已经预订了短途旅行。像她这样的考生不在少数,许多家庭选择在成绩公布前带孩子外出旅游,释放压力。
我县多家旅行社表示,6月中旬以来,咨询和报名短途游的考生及家长明显增加。“相比往年,今年更多家庭选择重庆市内及周边的避暑线路,如武隆、黔江、恩施等地,2~3天的行程最受欢迎。”县城某旅行社负责人介绍。此外,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则选择云南、海南等长线旅游,甚至有不少学生报名了“毕业旅行团”,与同学结伴出行。
除了组团游,本地景区也迎来客流小高峰。名山景区、雪玉洞、九重天景区等景点推出“中高考生凭准考证半价”免首道门票,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周边区县的游客。景区附近的餐饮、住宿生意也随之升温。
电子产品迎销售高峰
手机、电脑成“毕业刚需”
高考结束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许多考生的“标配奖励”。记者在县城多家电子产品卖场看到,不少学生在家长陪同下挑选设备。
“孩子上大学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趁现在有促销活动,提前买了。”一位正在选购电脑的家长告诉记者。某品牌电脑专卖店的销售人员表示,6月以来,笔记本电脑的销量比平时增长了约40%,其中5000~8000元价位的中高端机型最受欢迎。
手机市场同样火爆。某通信营业厅工作人员透露,高考结束后,每天都有十几位学生来办理新手机套餐,其中苹果、华为、OPPO等品牌的高端机型销量明显上升。“很多家长把手机作为孩子的毕业礼物,预算一般在4000~6000元。”该工作人员说。
驾校报名激增
学生扎堆学车
“反正暑假时间长,不如先把驾照考了。”刚报完驾校的学生蒋豪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县城多家驾校发现,高考结束后,报名学车的高中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
“很多学生希望在大学开学前拿到驾照,因此集中报名,我们甚至增加了夜间训练班来满足需求。”某驾校负责人介绍,往年高考后都会迎来学车高峰,但今年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约30%。
由于报名人数激增,部分驾校还推出了“学生专属优惠”,如团报折扣、免费接送等服务,以吸引更多学员。
餐饮娱乐消费旺盛
夜经济活力迸发
中高考结束后,同学聚会等社交活动带动了餐饮和娱乐行业的消费。记者在县城多家餐厅看到,傍晚时段的店内,其中不少是学生群体的聚餐。
“最近包厢预订量比平时多了50%,很多都是高考完的学生来聚会。”某火锅店经理告诉记者。除了火锅店,烧烤、奶茶店等也迎来消费高峰,一些商家还推出“毕业生折扣”吸引顾客。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同样人气高涨。某KTV前台工作人员表示,下午和晚上的包厢几乎天天爆满,许多学生选择唱歌放松。“有的班级甚至包场搞毕业派对,我们最近接了好几个这样的订单。”
商家抢抓“考后经济”
短期刺激明显
“考后经济”的爆发,为我县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活力。商家们纷纷推出针对考生的促销活动,从旅游、电子产品到餐饮娱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消费链。
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考后的消费热潮是季节性现象,但对本地经济尤其是服务业有显著的短期拉动作用。“我们会鼓励商家合理策划促销活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确保消费者权益。”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考生和家长在消费时应理性规划,避免盲目跟风。
编后语:
高考不仅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成为了刺激消费的特殊时段。在我县,考生们的“放松消费”带动了多个行业的增长,展现出“考后经济”的强大活力。
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家长考后消费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是“补偿心理”,家长想用物质奖励弥补孩子备考的辛苦,考生想用消费释放压力。但“补偿”不等于“放纵”,需双方厘清“必要消费”与“情绪化消费”的边界。同时,家长应该对考生进行消费观念的引导,不要盲目攀比,需考虑实用性与必要性,让考生明白“成长的仪式感,不必依赖消费”,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器”,而非“负担源”。
记 者:杜宏超
编 辑:李玉婷 彭荣庆
编 审:林雪琴
副总编:张建华
总编辑: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