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近日,记者来到暨龙镇白果村4组,山坡上黄莲、黄白等各种药材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轻拂,泛起层层波浪。在这片郁郁葱葱之中,暨龙镇新农人秦德全正弯腰捡着药材地里面的枯枝,动作娴熟而专注。
秦德全清理药材地里的枯枝
归乡逐梦启新程
秦德全初中毕业后,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受朋友邀请踏上了经营木材生意的道路。
“那时候,年纪小,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心里就想着赚钱。”秦德全站在中药材地里面笑着说。
那时,他跟着朋友四处收购木材,再将其售卖,凭借着勤劳与智慧,一年能赚上2到3万元。在那个年代,这笔收入相当可观,但秦德全心中始终有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土地的热爱。
1989年,他毅然回到家乡,承包了30亩土地种植烤烟。同时,他还担任了社长,一边带领村民发展产业,一边精心照料着种植的烤烟。然而,2009年,烤烟价格大幅下跌,秦德全亏损严重。但他并未被挫折打倒,而是迅速调整方向。
2010年,经过市场调研,他发现餐饮行业利润高、行情好,便果断在丰都县城滨江路租下门面,开了一家烤全羊店。凭借着独特的口味和优质的服务,烤全羊店生意火爆,一年能挣到20万元左右。可好景不长,2018年,租赁的店面因拆迁被迫关门,秦德全不得不卖掉店内的餐具,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秦德全这人,就是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不管遇到啥困难,他都能重新站起来。”村民彭焕堂说。
再寻农业新方向
2019年,秦德全又投身到工程领域,承接修路、修房等工程。他带领着施工队,风里来雨里去,一年下来也能挣到10多万元。
“虽然做工程还是能赚钱,但是回款太慢了。有时候真的不好拿钱,我就想着换一个行业。”秦德全皱着眉头说。
202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秦德全了解到国家对于中药材种植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且允许进行林下种植。他敏锐地察觉到中药材种植的巨大潜力,便决定回到家乡,种植中药材。
这一年,秦德全种植了100多亩中药材,品种包括黄白、黄莲、七叶一枝花等,其中黄莲种植了10多亩。秦德全对黄莲并不陌生,在他10多岁的时候,曾跟着家里人种植过,但那时是集体经济,价格低,没能赚到钱,村里便不再种植了。如今,他再次选择了黄莲,心中充满了期待。
“刚开始种的时候,心里也没底,我就前往云南、湖北利川、石柱黄水等地学习技术,还参加了县林业局开展的中药材种植培训。”秦德全说。
此外,新农人贷款政策为他提供了20万元免息贷款,缓解了资金压力。
中药材里谱新篇
2024年,秦德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扩大到200多亩,还增加了淫羊藿这个品种。请的工人已经达到50多人,2024年开的工资就达到70多万元。
“在秦老板这里干活,不仅收入稳定,还能学到不少东西。他这人实在,对我们工人也好。”在基地务工的村民谭天福说。
2024年夏天,干旱干死了一大片苗子,秦德全心疼不已。因此,今年他修建两个水池,保障中药材基地用水。
秦德全不仅自己种植中药材,还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我之前一直愁不知道干啥能赚钱,偶然听说了秦大哥这儿免费教种植技术,我就来学了。秦大哥特别耐心,从选种、种植到日常管理,都讲得特别细致,我现在也准备种10亩中药材。”村民许贵权说。
“今年我们又扩大了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亩左右,分布在暨龙镇白果村4组、6组,有700多亩,另外在双路镇和龙河镇也分别有150亩左右。”秦德全说。
今年8 月份,秦德全种植基地里的七叶一枝花就可以采收,预计产量可以达到3000公斤左右,产值预计能达到30多万元。
“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片土地变得更有价值,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秦德全说。
记 者:李 巧
编 辑:李玉婷 林雪琴
编 审:陶 涛
副总编:周国勇
总编辑: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