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详情
前不久,有市民反映,水天坪工业园区首座小区附近的道路出现损坏,路面坑洼不平,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相关部门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采取了行动,对损坏路段及时进行了修补。
之前破损路段有的地方沥青大面积剥落,裸露出坑洼不平的路基,有的区域则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深坑,给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夜间照明不足的情况下,行人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坑洼绊倒受伤。
“坑洼不平的路基不安全,经常有人摔倒,而且车过路也不安全。”市民张先生说。
接到市民反映后,水务集团立即安排人员前往现场勘查。了解到路面出现破损是因为过往车辆较多,尤其是重型货车频繁通行,加上长期受雨水冲刷等所致。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水务集团迅速制订维修方案,组织施工队伍进行维修。(本报记者)
短评:
民生无小事 “速修”显担当
道路从发现破损、反馈上报到快速修复,看似简单的过程,实则是城市治理效能与民生温度的生动写照。道路破损问题的高效解决,彰显了职能部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担当。从市民反映到现场勘查,从制订方案到调配资源,各环节有效衔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工作清单,这样的做法值得点赞。同时,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重型货车通行与雨水冲刷是道路破损的直接诱因,这也提醒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重视事后修复,更应加强事前预防,通过优化交通流量管控、完善道路排水系统、提升道路建设标准等措施,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的耐久性与适应性。同时,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利用数字化手段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避免小隐患演变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