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央社会工作部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要求其“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这一动作看似常规,实则暗含多重深意。
从政策层面看,从包容审慎到规范健康,平台经济治理进入深水区。国家不再容忍野蛮生长,而是强调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双重约束。
从市场层面看,京东外卖上线仅两月日单量破百万,饿了么联合淘宝推出百亿补贴,竞争白热化背后是低价倾销、数据垄断等乱象的滋生。约谈剑指恶性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从民生层面看,“幽灵外卖”、配送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骑手权益保障缺失,公众在期待监管亮剑。所以,此次约谈并非简单敲打,而是中国平台经济从效率优先转向公平与安全并重的标志性事件。
当前,外卖平台长期面临市场扩张、利润追求、社会责任的冲突,这一矛盾在今年进一步激化。
一是扩张与合规的撕裂。平台为抢占市场,降低商家入驻门槛。在湖北竹山县,300多家外卖商家中,多数未实现明厨亮灶,部分甚至伪造证照。甘肃嘉峪关市案例显示,外卖骑手举报“一址多照”“幽灵外卖”等乱象,暴露出平台审核流于形式。二是效率与安全的对立。配送环节为求速度,忽视餐箱消毒和温控,导致食品二次污染。甘肃武山县在检查发现,部分骑手健康证过期,配送箱清洁不达标。同时,消费者也面临维权难,投诉常遭平台、商家、骑手踢皮球。数据显示,仅32.4%消费者认为外卖健康。三是资本与劳工的失衡。平台算法压榨骑手,超时罚款、无社保成常态。京东虽倡议“完善骑手五险一金”,但行业整体改善仍然有限。同时,低价竞争也在迫使商家使用预制菜,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向产业链末端转移。
破解外卖行业困局,需跳出“约谈-整改-反弹”的循环,构建“技术+制度+共治”的生态体系。在技术层面,可以推广“明厨亮灶”直播,让消费者可实时监督后厨,还可以利用区块链追溯食材,用AI识别虚假证照,实现“以网管网”。在制度层面,要压实平台连带责任,若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平台需先行赔付。同时,要完善骑手权益保障,强制缴纳社保,算法需设置配送弹性时间。在社会层面,激活“食安哨兵”,借鉴甘肃嘉峪关市鼓励骑手举报违规商家,查办案件2.68万元,形成了一定的威慑。同时,鼓励消费者参与治理,推广“随机查餐厅”,让公众可以决定检查对象,过程全网直播。
此次约谈传递了明确信号,中国平台经济必须走出一条兼顾活力与秩序、效率与公平、资本与民生的新路。
平台企业要从流量思维转向价值思维,将食品安全、劳工权益纳入核心考核指标,而非仅追求GMV增长。监管部门需平衡“放管服”,避免“一刀切”,推动数据共享,强化源头审查,体现精细化治理思路。对于公众期待,要明确外卖不仅是商业服务,更是民生工程。当一碗麻辣烫能安全送达、一名骑手能体面工作,才是平台经济的真正价值。
五部门约谈,既是紧箍咒,也是导航仪。它警示平台,资本无节制的狂欢时代已然终结;更昭示未来,唯有将社会责任植入商业模式,才能穿越周期,赢得长远。治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秩序的共建者。
(本文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文/北冥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