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 ——记丰都县2024年度家庭教育互助最美志愿者刘晓蓉

来源: 浏览量:1798 更新时间:2025-05-09 11:02:41

刘晓蓉辅导孩子学习(资料图片)


记者 李达元

2023年6月,三元镇梯子河村三组村民刘晓蓉加入了三元镇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积极参加家庭教育志愿活动,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帮助家庭教育互助会里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

“我也是家庭教育互助会里一名学生家长,我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帮助塑造孩子的性格,培养他们的品德与价值观。”近日,刘晓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助力留守女孩绽放光彩

在成为家庭教育互助会志愿者前,刘晓蓉参加了培训,学习了一些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沟通技巧。培训结束归来,互助会给她分派的工作任务是入户走访留守儿童,为那些有家庭教育困扰的家庭提供咨询和指导。

“我首先与一名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的孩子联系上。”刘晓蓉说,这孩子是个10岁的女孩,有个好听的名子叫杨曼丽(化名),但性格有些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平时跟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只管劳作,不懂得怎么关心孙女。

刘晓蓉通过与杨曼丽互动,发现孩子对绘画和手工非常感兴趣。于是,刘晓蓉鼓励她多参加绘画和手工类的活动,还鼓励她多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培养她的社交能力。慢慢地,杨曼丽的性格变得外向了许多,学会了主动与他人交往,并把自己的绘画和手工作品向同学展示。杨曼丽对刘晓蓉说:“等我以后考上了大学,就报美术专业,当一名画家。”

为了让杨曼丽实现梦想,刘晓蓉一方面鼓励孩子,经常带孩子去户外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艺术的热爱;另一方面,通过与孩子爷爷促膝谈心,让其转变观念,平时抽出一些时间关心孩子。

如今,杨曼丽活泼开朗,还主动帮爷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爷爷对孙女也关怀备至,农闲时接送孙女上下学,去来的路上,爷孙俩有说有笑。

点亮单亲男孩自信人生

在入户走访留守儿童过程中,一个名叫李东辉(化名)的男孩给刘晓蓉留下了深刻印象。男孩当时正在读四年级,但是学习成绩起伏较大,而且行为孤僻。

“我通过走访了解到,原来李东辉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极大,特别是自尊心方面,在同学面前总觉得抬不起头,从而喜欢独来独往。”刘晓蓉说。

李东辉跟父亲生活,母亲一年到头也难得来看望他,父亲由于经常外出打工,跟他缺乏交流沟通,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形同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刘晓蓉在跟李东辉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他在学习方面较为无助,缺乏自信。于是,刘晓蓉和他一起制订了学习计划,几次接触下来,帮助他找到了学习上的问题所在。接下来,刘晓蓉有针对性地对李东辉进行辅导。

“我鼓励李东辉在学习中要向老师和同学多问问题,这样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东辉的成绩逐渐提高,人也逐渐变得自信和乐观。”刘晓蓉说。同时,她鼓励李东辉主动跟父母亲近,即便父母不在身边,可以每周打一次电话联系,向父母汇报学习成绩,也可向父母诉说心里的想法,慢慢地,父母也对李东辉改变了态度。

不久前,离婚后从不碰面的父母聚在一起,商量要跟李东辉过12岁生日。得知这个消息,李东辉非常高兴,征得父母同意后,第一时间打电话邀请刘晓蓉来参加。吹蜡烛时,刘晓蓉看到李东辉默默许愿的神情,以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颜,她不由欣慰地笑了。

守护青少年成长之路

刘晓蓉成为家庭教育互助会志愿者的时间虽然不足两年,但她秉着“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者服务精神,与同事联合策划组织浓浓中秋情、七彩童年、丰收季节、未成年人保护防性侵害知识宣讲等活动30多次,受到互助会孩子和家长们的称赞。

而刘晓蓉做得更出色的还是面对家庭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她无数次顶烈日、冒严寒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其家庭情况,送去关心和温暖,用通俗的语言为家长们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动员孩子们参加互助会活动。

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刘晓蓉总是心系孩子们,细心且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热情认真地陪伴在孩子们身边,并用手机去捕捉孩子们的身影和甜美的笑容,然后将一张张图片或一个个小视频发到群里,让远在他乡的孩子们父母看到孩子的成长。

“互助会有温度的教育,设置课程活动丰富多彩,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玩耍,让我们做家长的放心、安心、暖心。”家长们在群里纷纷为其点赞。

刘晓蓉总是保持满怀热情、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温暖和关爱。为此,她荣获了丰都县2024年度家庭教育互助最美志愿者称号。



书香丰都 记者调查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今日关注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