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当旅游成为老年人享受晚年生活的重要方式,打着“夕阳红专列”“老年特惠团”旗号的低价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这些看似贴心的“专属服务”背后,暗藏着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
近日,本报接到多起老年游客投诉,反映在参团旅游过程中遭遇强制消费、虚假宣传等问题。对此,记者展开了走访调查。
从嘘寒问暖到强制消费
近日,68岁的退休教师周瑛会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前不久,她报名参加了“海南双飞6日游”,团费仅880元。行程首日,导游对老人关怀备至,帮忙搬行李、嘘寒问暖。然而从第二天开始,导游在车上推销起“深海鱼油”“灵芝孢子粉”等保健品,声称“对三高、心血管疾病有奇效”,还邀请已购买的老人分享“疗效”。
“导游说不买就是不给面子,还拿话刺激我们,最后我花了6000多元,买了两盒保健品,回家后发现根本没有生产批号。”周瑛会懊悔不已。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旅行社工作人员常常以免费赠送鸡蛋、纸巾等小礼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填写联系方式。记者暗访时,某旅行社业务员热情地向老人推销“夕阳红专列15日游”,并承诺“全程导游照顾,零购物纯玩”。当记者质疑2980元的低价能否覆盖成本时,对方神秘一笑:“我们有政府补贴,就是想让老年人享受福利。”
记者在与工作人员交谈中发现,针对老年团,他们往往有一套成熟的“话术体系”:先通过拉家常、送小礼物建立信任,再利用老年人“怕麻烦”“爱面子”的心理进行诱导。然而在这些低价团的背后,旅行社与购物店早已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导游也会根据游客的消费金额获得高额提成。
虚假宣传与服务缩水
除了强制消费,虚假宣传也是老年旅游团的“重灾区”。“豪华软卧专列”“五星酒店住宿”“全程专业医护”……老年旅游广告中频繁出现的宣传语极具吸引力,然而实际体验却大相径庭。
上个月,70岁的李方萍报名参加“新疆20日游”,宣传册上标注“乘坐有氧专列,每日供应新鲜水果”,但实际乘坐的是普通列车,车厢拥挤闷热,水果也从未兑现。住宿更是从“五星标准”变成了偏远乡镇的小旅馆,房间潮湿发霉,热水时有时无。
“所谓的五星酒店,房间潮湿阴暗,连热水都供应不足。”李方萍无奈地说。
不仅如此,为压缩成本,部分旅行社与资质不全的供应商合作,用模糊表述误导老人。老年人对网络信息不敏感,很少会提前核实,这给了不良商家可乘之机。
“说好的去5个5A级景区,结果每个景点只停留20分钟,大部分时间都被拉去了购物店。”李阿姨无奈地说,旅行社负责人面对投诉时却以“当地条件有限”“合同未明确标注”为由推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旅游团的另一大隐患在于对游客健康状况的忽视。许多旅行社为了招揽客源,对老人的身体条件审核流于形式,导致旅途中意外频发。
65岁的张启安患有心脏病,在报名参加“四川九寨沟7日游”时,并未如实告知旅行社自己的病史。旅行社也未对其进行任何健康询问和检查,便直接签订了合同。在旅途中,张叔叔因过度劳累引发心脏病,虽然经过紧急救治脱离危险,但高额的医疗费用让他苦不堪言。旅行社却以“游客隐瞒病史”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律师提醒:擦亮双眼避开消费陷阱
面对老年人低价旅游团的“诱惑”,如何避免陷入消费陷阱?重庆王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崔红东建议,要谨慎选择旅行社,优先选择具有正规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切勿轻信街头小广告和熟人推销。
“一分钱一分货是旅游消费的基本逻辑。若团费远低于市场合理价格(如‘800 元云南双飞6日游’),很可能存在隐性消费。消费者应主动要求旅行社提供费用明细,明确交通、食宿、门票等成本构成,警惕‘零负团费’模式下的强制购物或服务缩水风险。”崔红东说。
此外,签订合同前务必逐条核对行程安排,重点关注:购物条款是否明确购物次数、时长及退货政策,避免“自愿购物”的口头承诺;同时,约定旅行社单方面变更行程、降低服务标准时的赔偿方案,防止维权无据。
“旅行过程中,务必保留关键证据:购物小票、产品包装、电子合同等。若遭遇强制消费、虚假宣传等侵权行为,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现场维权,立即向导游、旅行社负责人提出异议,并录音录像固定证据;2.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或12301旅游服务热线,或向当地文旅部门、消协投诉;3.必要时委托律师提起诉讼,要求旅行社退还费用并赔偿损失。”崔红东说。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参团时最好由家属陪同审核合同,切勿因“人情推销”或 “低价诱惑”仓促签约。合法权益受侵害时,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避免错过诉讼时效。
编后语:
“银发游”不能成为“银发忧”
老年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关乎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也考验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监管水平。一方面,老年人作为旅游消费的弱势群体,自身需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被低价诱惑,仔细甄别旅游产品的真实信息,在签订合同前务必明晰各项条款,遇到不合理要求及时拒绝并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子女也应给予老人更多关心,主动参与到老人旅游规划中,帮助他们筛选靠谱的旅游产品,普及防骗知识,成为老人旅游权益的坚实后盾。
而最为关键的是,监管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对不法旅行社和商家形成有力震慑。要严格审查旅游市场主体资格,规范旅游合同内容,加强对旅游广告的监管,杜绝虚假宣传。对于强制消费、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严惩,提高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不敢再打老年旅游市场的歪主意。同时,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畅通老年人的维权渠道,让他们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得到公正的处理。
老年旅游团的消费陷阱绝非无解之题,只要老年人提高警惕、子女给予关怀、监管部门严格履职,多方共同努力,就能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诚信、有序的旅游环境,让“银发游”真正成为他们享受快乐晚年、追寻美好回忆的幸福之旅 ,而非充满陷阱与无奈的“银发忧”。
记 者:李倩倩 编 辑:李玉婷 彭荣庆 编 审:陶 涛 副总编:张博铭 总编辑: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