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今年以来,三合街道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中央巡视反馈意见问题整改为主线,以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为抓手,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前,三合街道还被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表彰为重庆市2019年度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
“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整改到位了吗?”“项目建设的相关资料收集齐了吗?”走进三合街道政府,工作人员忙活着各自的工作。
帮扶干部入户宣传脱贫攻坚政策
“今年是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年,越是这个时候,就更要迎难而上。”三合街道党工委书记潘春华说,该街道始终坚持把深化脱贫攻坚工作当成“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一号工程”,建立闭环工作机制,年初与村(社区)签订责任书,每周至少一次专题研究、一次进度报告、一次情况通报,每月一次推进协调会、一次后进约谈会。全力构建全街道“一条心一根绳”抓脱贫攻坚的大格局,推进各项攻坚工作的落实。
据介绍,今年对照中央巡视反馈指出的问题,街道从严要求、照单自查、打表推进,无缝扫描查摆出整改事项43个,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职责分工到岗到人,今年8月底,整改清单全面清零。同时,还对脱贫攻坚中的作风问题坚决查处,目前已诫勉谈话并在全街道通报批评1人。
深秋时节,大多农户都已忙完一年的农活,进入农闲时节。但在三合街道童仙寨社区枇杷基地里,10多名村民仍然在果园里忙绿着,为果树锄草、施肥。
“我在这里务工一年下来有几千元收入,家里的4亩土地流转给基地还有近3000元收入,再干点其他的副业,一年能挣1万多元。”贫困户杜明琼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她家的收入。
技术培训
“到了五六月份,来我们这里采摘枇杷的市民是一波接一波,目前全社区共种植枇杷1000亩,带动土地流转400亩,就近务工30人,其中贫困户10人,实现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三合街道童仙寨社区居委主任秦宗祥说。
据了解,近年来,三合街道一直坚持走休闲采摘观光的农旅发展道路,在涉农村、社区发展枇杷、樱桃、构树等产业,培育壮大童仙寨社区枇杷1500亩,鹿鸣岩村构树200亩,新建村、峰顶村香椿1600亩,创新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贫困群众产业发展“三联”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100余户增加收益。
行走在乡村路上,宽阔的主干道两侧树木泛绿,葱葱郁郁,新建的便民服务中心更加宽敞明亮,文化广场里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以前的房屋比较破旧,地坝到处都是烂泥坑,经过改造,现在的房子好了许多,我们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提起村里的变化,啄木嘴村二组村民朱景宽高兴地说。
“及时补齐发展短板,才能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基础。”潘春华说,三合街道始终坚持“中市政策全用上,不足部分全兜底”的原则,认真落实“普惠+特惠”扶持政策,编印了 《脱贫攻坚政策汇编》发放至各村(社区)、驻村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手中,逐村入户宣传,解决特殊疑难问题,确保政策落实“不受阻”“不悬空”“不缩水”。
截至目前,该街道实现了教育资助全覆盖;改造C、D级危房及风貌改造2299户,完成农房“四改”共计15309处;建卡贫困户低保兜底156户278人;家庭医生签约1790人,发放医疗救助54539元;金融扶贫贷款累计贷款户数490户,贷款金额2420.5万元;提供公益性岗位68个。
潘春华表示,该街道还将在“富脑袋”“立精神”“正典型”“讲卫生”上下功夫,在产业上、就业上出实招,勇担当、抓落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记者 许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