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镇乡街风采 > 详情

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村寨 ——记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陈家岩

来源: 浏览量:2624 更新时间:2024-07-17 09:37:41

独具特色的房屋

房屋依山而建

古老的石阶

保存好的古院落

记者 李达元

陈家岩隶属于栗子乡金龙寨村,该村村域面积7.01平方公里,村落占地240亩,其中传统建筑数量29栋,总面积4561平方米,现有户籍人口31户108人。

近日,记者走进陈家岩,只见院落修建在山坡之上,大多民居背山面田,随坡就势建立,每户三两围合成一小院,是较为典型的重庆山地聚落。村寨周边植被丰富,除了田地里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外,还有大量的马尾松、竹、青冈树、柏树等植物,生态环境极佳。

“在清朝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时,陈氏始祖陈世印带领族人由湖北迁徙至此,开荒拓土,安家定居,逐渐形成了陈家岩村寨。目前,该村寨住户除以陈姓为主外,还居住有黄、谭等姓人家。”栗子乡党委宣传委员黄仕海说。

金龙寨为栗子寨的主寨

金龙寨在海拔1400 米之上,它是栗子乡的至高点,是通往南天湖镇厂天坝的大门。因寨前有一石金龙,因而取名金龙寨,人站在龙头,可观长江。从此处居高临下,风景秀美。

据史料记载,1863年,为了防御外来的侵犯和骚扰,当时的栗子政府号召全乡人民通过筹钱、筹粮、派工等方式,用时三年修建了栗子寨,全寨共 48 道寨门,金龙寨是栗子寨的主寨。每道寨门,都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墙壁全用条石修筑,并用4寸厚的木材做寨门,寨门关好后,后面用木杠杠门,再加支撑抵门。守寨人员在寨门之上观测敌情,由于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寨内粮食丰足。

“1996年,撤村并社时由水田村与新社村合并组建成现在的金龙寨村。”黄仕海说。

据栗子乡乡志记载,明朝末年,著名女将、民族英雄秦良玉在其主政石柱期间,曾在栗子乡修建行宫,每年,秦良玉都要到行宫处理政务和休息,至今,此地仍保存有秦良玉使用过的部分遗物。

境内古迹众多保存较好

在位于金龙寨村大天寺内的一片林地中,有一座法惠庵塔,该塔建筑全为石材结构,门两侧有抱鼓石,上下呈葫芦状,门楣上有一匾,两角雕刻云纹,上部有仿木制的屋檐椽头,椽头依然清晰可见。檐的角立雕鱼形,此外在抱鼓石两侧还有两块石碑。由于风化较重,字无法辨认,但建的年代可见,为“明万历四十三年”,另刻“建造法惠庵塔碑记”字样。进门内有一石塔,为云座上柱状棱角,四周有六个石窟,用途不详。顶部则用长形条石相交砌成,至顶部封死,外观为圆形。

现如今,在金龙寨村西南、东南部边界,还分布有 11 个栗子寨寨门,均为石木质结构。整体体量不大,均在地势险要之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另在金龙寨的下面还有一个和尚塔,它是修建在地面下的石塔,至今完整无缺,像一个地下宝塔,风景优美、景观奇特。

此外,在位于金龙寨村陈家岩院落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棵古树,东侧是青杠树,西侧为麻柳树,据说是陈家先人迁徙至此时所栽,距今已有150余年树龄。

椁湾墓群位于金龙寨村小地名叫椁湾的地方,其中一座墓葬为谭先朝墓,墓平面呈矩形,为石质双重檐仿木结构,墓长6米,宽3.7米,高2.45米。底层面阔为四柱三间,两侧挡墙为抱鼓石,墓表面部分风化。墓碑上刻有“清故显考先朝谭公老大人正魂之墓”“大清道光癸卯年阳月上浣吉立”字样。

其他四座墓葬分别修建于清光绪12年、同治12年、道光23年、光绪29年,形制相似,现如今墓葬结构依然完整无损。

“椁湾墓群为研究清代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黄仕海说。

梯田成景观盛产有机稻

金龙寨村地处七曜山脉支脉末端,村内地貌类型复杂,有高山、沟壑、梯田、缓坡,地貌特征显著,形成的大地景观各异。比如山地景观,村庄内山体陡峭,植被浓郁,南侧山顶视线开阔,村民多居住在各梯田缓坡处;再比如水体景观,村域东侧有暨龙河,它是龙河下游左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七曜山脉在暨龙镇境内的花间岩,然后纳入右支流回龙河,处于深丘区,岸坡陡峻,两边是林地,风景秀美。

“在众多自然景观中要数梯田景观最为养眼,自上而下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特别是到了秋天,成熟的水稻金灿灿、黄澄澄,像是给大地铺了一层金子。”黄仕海说。

近年来,金龙寨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是将梯田打造成为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引导村民种植有机水稻,其加工的栗子大米曾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重庆名牌农产品等称号,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今的金龙寨村,在发展有机水稻和中药材产业的同时,还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出部分餐饮美食和旅游民宿,村民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黄仕海说。


张国忠: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丰都|新闻早班车【7月16日 星期二】 丰都|新闻早班车【7月17日 星期三】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