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详情

小黄车成未成年人“新宠” 道路安全存隐患

来源: 浏览量:2329 更新时间:2024-07-05 10:01:50

记者 郑莉

随着时代的发展,共享单车以其低碳、环保、方便等优势,成为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大家亲切地称它为“小黄车”。但是,“小黄车”在使用过程中也是乱象频出。近期,记者调查发现,未满16周岁驾驶“小黄车”、违规载人等交通违法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威胁未成年人自身安全,还给公共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未成年人任性骑行“小黄车”

记者在城区各路段走访观察,发现了不少类似情况。在“四大银行”红绿灯路口,一辆“小黄车”从斑马线上穿过,沿着机动车右转车道向前驶去。然而,小小的“小黄车”座位上却挤了两个学生,座位前面还放置了一只宠物狗。

“我多次看到学生这样骑乘共享电动车,一个车上坐好几个人。”市民王女士说,她平时在路上散步时,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不知道骑车的人自己担不担心,有时候她都替他们捏把汗。

近日,记者来到龙河东片区,看到几个学生,两两一伍,坐在小黄车上你追我赶,比速度、拼技术,丝毫不顾及交通安全问题。

“你看嘛,这好危险嘛。”市民陈先生说,很多学生会选择骑“小黄车”到处玩,在车流中如此“任性”骑行,一旦出点什么事,后果不堪设想。

究其原因还是安全意识淡薄

根据有关规定,骑行共享电动车需年满16周岁,且只能一车一人,不允许超载等。在每个“小黄车”身上,也都有“16岁以下禁止骑行”“仅限一人骑行”等警示标语。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多人共乘一车,逆向行驶、随意横穿道路、一边骑车一边看手机等乱象同样存在。为此,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学生违规骑行的原因。

“我们比较瘦,这个座位可以容下我们两个人,还可以省下再租一辆的钱。”“‘小黄车’跟自行车差不多,我都骑习惯了,不会出现啥意外的。”……综合来看,不文明骑行,要么是为了省钱,要么是盲目自信,归根结底,还是安全意识淡薄。

“少数中小学生在骑行共享电单车时违规载人,喜欢互相追逐打闹,不顾前后左右,不注意车辆行人,任意穿行等。”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行为,不仅忽略了自身的安全,也给他人的安全带来隐患。

记者了解到,尽管共享单车设置有骑行门槛,需通过实名注册认证的APP扫码进行解锁,然而,这些门槛根本拦不住这些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孩子们。部分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会从家长或成年亲属那儿获取到APP账号支付开锁骑行,而有的家长对“16周岁以下儿童禁止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法律规定一无所知,甚至直接帮孩子扫码开锁。

记者手记:

多方发力保障未成年人安全

在日常交通运行中,共享单车相对来说本就存在管理难的问题,而未成年人骑行更是增大了监管难度。只有各方共同发力,增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缓解这个难题。

一方面,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电动小黄车的载人数量和年龄限制,为交通安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动小黄车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另一方面,为防止未成年人不规范骑行共享电车交通事故的发生,学校应采取多种灵活多变的形式,针对学生不足年龄违规驾驶共享单车、超员载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飙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持续加大对学生群体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还可通过家访、倡议书等形式,增强家长的监护责任意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监护人的责任。希望广大家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护,增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不纵容他们违法骑行,教导他们选择公共交通,或者其他确保安全的交通方式出行,切实做到对孩子和他人的交通安全负责。


“甜蜜”扎堆,丰都多地水果纷纷成熟! 警惕食源性疾病和高温中暑!重庆疾控发布7月健康风险提示→ 健康丰都 听王东讲述仁沙镇七星寨村的产业增收新路! 7月7日,这项国家级赛事将“震撼亮相”丰都南天湖!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