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详情
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
近日,市民向本报反映:新学期开学后,孩子们重返校园,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小吃店、小商店等也纷纷“上岗”,担心孩子吃了以后影响健康。针对这一问题,近几天,记者展开了走访调查。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堪忧
记者在我县某小学附近看到,学校周围摆满了各种小摊,炸串、凉面、关东煮、狼牙土豆、泡面等小食品,被商家们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学校附近摆放的这些摊点,大部分都是流动摊点,而他们所售卖的食品,也大多是半成品。记者并向周边摊位的经营者对相关手续和来源等情况进行了了解。
对于售卖半成品摊位的经营者,对自己所售卖的食品的原料情况表示并不清楚。当记者向这些经营者询问这些半成品是用什原料加工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几乎一致,都不清楚原料信息,都是将这些半成品直接进行加工然后进行售卖。
记者走访校园周边各个摊位还发现,除了炸串等小食品外,不少摊点上还摆满了薯片、辣条等小零食。由于这些小零食的价格普遍是5毛到1块,因此,被称为“五毛食品”。这些食品大都为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辣条,以及混合胶型凝胶糖果等。记者随意拿起一包查看,发现配料表一栏,写满了各种食品添加剂。然而,在这些摊点上,记者没有看到任何牌子,更看不到经营许可证和食品安全许可证。
然而,记者向经营者了解相关经营许可证情况的时候,有的经营者却闭而不言,有些流动摊位的经营者却表示,自己都是小本经营,利用三轮车流动售卖就是为了节约成本,也不用办证,反正也没有人管,就算有人出来制止,自己骑着三轮车换个地方进行售卖就可以了。
孩子喜欢家长头痛
放学后,孩子们背书包着走出学校,大部分的孩子并没有选择回家,而是径直来到了售卖小食品的摊位上。一时间,学校周围的各摊点呈现出“门庭若市”的场面,记者就为何喜欢在校园周边购买食品的问题,向部分在摊位购买食品的学生进行了了解。
“这些东西很好吃,学校周边的店我都吃过了,我觉得手抓饼更好吃。”“我一般都买那边的凉面,味道可好了。”“我喜欢吃炸串,虽然知道吃多了会伤肠胃,但是,放学了,肚子饿了,闻到炸串的香味,还是想买一串来吃。”记者在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在摊位上购买食品的孩子大部分都知道,这些食品吃多了都会对身体不好,但是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看到校园周边摊位上摆放的各种“美食”都会情不自禁买来尝一尝。
孩子喜欢吃,那么家长又是什么态度呢?随即,记者又向部分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进行了了解。
“这些东西不健康,我肯定不给他买撒。”“不准他买,这些东西肯定不放心,从来都没买过。”“你看嘛,我们孩子每天放学都是要买零食、买玩具,天天都要买这些垃圾食品。我们也晓得这些食品不安全,但是孩子哭没有办法,还是要给他买。”对于孩子购买这些食品,大部门家长表示,会严厉拒绝,但少部分家长则表示,一方面担心孩子的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又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只能被迫购买。
相关部门将加大整治力度
长期吃这些“五毛食品”和路边摊的食品,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什么影响呢?对此,记者来到县人民医院儿科进行采访,医生告诉记者,在校园周边售卖的各种小零食,大多是辣、酸、咸、甜等味道比较重的食品,对孩子诱惑力比较大。吃完这些零食再吃正餐,孩子会感觉味道淡,长此以往会引起食欲减退,造成营养不良,最终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垃圾食品通常指焦糊、高油、高盐、高糖食品,这些食品提供超过人体需要的热量,变成人体多余的脂肪。我们身边常见的垃圾食品有烧烤类、油炸类、腌制类、汽水可乐类等。这些食品很容易让人发胖,多吃此类食品还会使人营养不良。尤其是一些三无产品,长期食用会影响小朋友的发育和智力,导致肠胃功能退化,可能导致痛风,甚至致癌。”县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何邈说。
校园周边是否可以售卖这些食品?售卖这些食品需要哪些相关证件?相关部门又将采取哪些措施整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分别电话采访了县市场监管局和县城市管理局。
县市场监管局表示,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督促商家下架或者退货。县城市管理局表示,整治工作一直在开展,下一步将加大整治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短评
食品安全无小事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不少学校周边售卖的垃圾食品往往存在卫生问题,甚至可能含有大量添加剂和有害物质,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校园周边小摊贩的监管力度,加强卫生检查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售卖垃圾食品的行为,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让孩子主动选择健康饮食,远离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