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载誉归来!长寿医生牟海波援巴新450天背后……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浏览量:9308 更新时间:2023-10-16 20:57:26

(图左三为牟海波,区人民医院领导和同事为其接机合影)

10月16日12点55分,在重庆江北机场,随着3U8782飞机航班缓缓降落,第12批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中国医疗队圆满完成任期工作返渝。
 

长寿区人民医院医生牟海波作为第12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的妇产科医生,结束了她在巴新执行国家援外医疗任务的450天。

随着机舱门打开,牟海波随队员走下舷梯,向前来迎接的人们挥手致意。她看上去精神饱满,笑容满面。
 

牟海波是长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党支部书记、妇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目前担任市级学会任职三项,是区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专家组成员,区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抢救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她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规范化诊治、妇科良恶性肿瘤诊治、危重症孕产妇诊治;尤其擅长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产后出血及失血性休克防治。

(图右为牟海波,图左为其丈夫来接机)

积极援外

不畏艰苦远赴重洋显担当
 

2022年7月22日,第12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出征。牟海波也在其列,第一次踏上巴新的土地。
 

援巴新中国医疗队,是我国无偿卫生援助巴新项目。2002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向南太平洋岛国巴新派遣中国援外医疗队,这是我国派往南太地区的首支中国医疗队。
 

第12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牵头,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医药高专、重庆市卫生服务中心、长寿区人民医院6家单位配合承派。派出的8名卫生专业技术队员,均为各派员单位的临床业务骨干,50%具备海外长期工作学习经历,平均年龄39.8岁。
 

在援巴新医疗任务中,牟海波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医疗队抵达的是巴新莫尔斯比港(以下简称“莫港”)总医院。莫港总医院虽然是该国最好的医院,但医院从技术设备到医生素质,很难与我国一流医院相比。莫港总医院的医生习惯于治表,危重病人都往澳大利亚送,不仅增加患者费用,而且途中死亡率高。
 

巴新没有冬天,一年只分雨季和旱季。常年气温在30℃以上,又热又闷,湿度超过80%,衣服常晾不干。刚到此地,医疗队的大多数人因水土不服,身体出现不适。
 

在莫港,队员缺少娱乐,也少有朋友。除了吃饭、睡觉,便是工作,再工作。医疗队每天两点一线,从医院到宿舍,生活很枯燥。队员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以精湛的技术,崇高的医德,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优良传统,为国家新时代的援外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图右为牟海波在巴新员外期间的工作照)

尽心尽责

助力巴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牟海波在援外期间,曾两次前往巴新新爱尔兰省,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期间,牟海波随医疗队开展了系列学术交流和培训,致力于推广新生儿复苏和妇科微创手术技术。学员的学习热情和不断成长,都成为医疗队最大的骄傲和动力。医疗队还与当地医院建立帮带关系,指导当地进行学科建设,还捐赠了医疗物资;牟海波和队友还走访偏远地区,为当地民众提供免费诊疗和健康咨询。
 

让牟海波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到新爱尔兰省义诊,一位34岁的巴新女士,拿着一张在当地医院做的超声检查报告来就诊,报告提示其妊娠8周合并卵巢囊肿,医院建议她手术治疗。牟海波详细询问了病史,并与当地超声科医生沟通交流,了解囊肿的回声,考虑可能是妊娠黄体,于是建议这名患者暂时观察、动态随访超声到妊娠12—14周。
 

因为牟海波知道,妊娠黄体伴随胎盘产生会消失,如果到了孕中期囊肿持续存在且逐渐增大,就需要手术治疗,可以进行腹腔镜手术剥除。这一建议,免除了患者手术的痛苦和流产的风险。
 

“中国医生医术确实太高超了。”当牟海波再次到新爱尔兰省义诊,见到这名巴新女士时,她已是近足月的孕妇,她十分激动,紧紧握住牟海波的手表示感谢。

(图为牟海波在巴新员外期间的工作照)

牢记使命

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巴新友谊
 

今年6月,牟海波收到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新爱尔兰省政府特地为中国医疗队举行了一场颁奖仪式。
 

仪式上,巴新新爱尔兰省省长、前总理陈仲民为牟海波颁发了荣誉证书,还向牟海波赠书并亲笔签名。翻开书页,上面写着:“中国医疗队,感谢你们为新爱尔兰省人民所做的一切!” 这些简单而真挚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牟海波。
 

这是对中国援外医疗队辛勤努力的肯定和赞赏,也是对中国与巴新两国友谊的珍视和致敬。
 

拿到荣誉证书,牟海波内心涌动。她深知,这份荣誉背后,是医疗队队员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工作和不眠不休。这份荣誉更是对她努力付出的认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它将激励着医疗队继续传承中巴新友谊,将仁爱和平传递给更多人,继续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用实际行动为两国友谊添砖加瓦。
 

这份荣誉也让牟海波更加明白,医生不只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她表示,将永远怀揣“医者仁心”的职业信念,用精湛的医术和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和光明,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记者  骆英  陈钰   刘霞飞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