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庭院虽小,却大有可为。社坛镇在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围绕“家”和“庭”做文章,以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阵地,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户利用自家房屋前后的空闲土地、空闲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如种植、养殖、农家乐等,让农家庭院充满生机。在政府的引导下,一些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回到家乡,发展庭院经济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个新亮点。
社坛镇平安村六组的李波就是这样一个新农人。近日,记者前往采访,走在社坛镇平安村宽阔平坦的道路上,还未走进李波的庭院,就闻到了一个清酒香。走近庭院,一座具有现代化建筑风格的五层楼小洋房出现在眼前,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
“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装修,对楼房进行提档升级。”李波介绍。
李波今年48岁,由于家境贫寒,18岁便外出打工,常年在山东、广东、山西等地辗转,从最初的工地打工发展到承包修路、修桥工程的老板。“不管外面怎么好,都不如自己的家乡好。”2020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李波返乡创业,发展庭院经济。
“房屋前后空闲土地多,我就想利用这块地,发展农家乐、民宿,在院内建酒厂、修酒窖,自己酿酒,客来了,既能住的下来,还能吃好玩好。”随着李波的介绍,转了几个弯,便来到了庭院里的酒厂,酿好的酒装在酒坛里,酒坛有序摆放在庭院里的隧道里。
“这条隧道长约70米,能储藏50来吨酒。酒储藏得越久,就越是醇香。”李波说。
酒厂是李波发展庭院经济的一个特色,从2020年建设以来,前后共投资了800多万元,目前依托庭院,开办有民宿、烧烤屋、农家乐等,各项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今年国庆节就能完工。
“游客到了这里后,不仅可以享受优美的环境,呼吸到新鲜空气,还能吃上自家酿的好酒、乡村特色美食,真正能让游客吃住开心、流连忘返。”李波说。
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吸引游客,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提高村社的知名度。不仅如此,还能解决村民就近务工的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我这里长期务工的有10多名村民,他们每天的工资是200多元,隔三差五过来务工,平均下来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李波说。
发展庭院经济,把房前屋后的“方寸地”建成农村的“致富园”,不仅能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成为拓展增收来源的有效途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乡村环境,激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乡村振兴赋能。
记者:方柳卜
编辑:李玉婷 林雪琴
编审:王 洁
值班副总编:张建华
总编辑:李永生
声明:凡丰都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若版权存在其他问题,请直接与本中心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