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农村靓、文化美、乡风淳,江池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5704 更新时间:2023-03-01 09:50:29

平坦的乡间小径

整洁的农家庭院

绿树环绕的村落

独具特色的文化……


走进江池镇

处处见景、处处怡人

一幅农村靓、文化美、乡风淳的

乡村振兴画卷徐徐铺开



近年来,江池镇围绕建设丰都边贸经济示范镇、生态康养特色镇目标定位,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乡村治理、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三大任务,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老幼结伴

推出“双龄共养”新模式


记者在江池镇青红服务中心看到,志愿者正在为孩子们上书法、绘画课。老师从基本手型入手,结合汉字结构特点,讲授了硬笔书法基础知识。


在这里,不仅有孩子们的兴趣课堂,也为老人们开办了活动室。


“没有这个活动室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在坝子晒太阳,现在,我们就有活动的地方了,大家一起打牌、下棋、拉二胡,都很开心。”江池镇村民郎远丰说。


江池镇青红服务中心将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与老年家庭关爱互助会相结合,不断完善关爱保护体系,健全工作机制,丰富了农村留守群体生活。截至目前,江池镇的青红服务中心已经有100多个家庭参加相关活动。


“青红服务中心在去年7月份投入使用,重点关注农村‘一老一小’,组织开展思想教育、素质拓展、身心关爱、文体娱乐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让空巢老人老有所依。”江池镇青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马渝蒲说。

共享共治

绿水青山焕发新面貌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江池镇将横梁村老官坝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打造两公里青红步道,将红色革命故事融入其中,步道尽头,青红小院整洁有序,绘出一线一院人居旅游新环线。


“原来我们这个地方,大家堆的柴,喂的牛、鸡到处都是,卫生条件差,现在修成青红小院,都弄规范了,卫生也做好了,我们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变。”江池镇横梁村村民向学良告诉记者,曾经村里污水乱流、垃圾乱倒,为改变“旧貌”,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撸起袖子带领群众全面清理道路两旁的露天垃圾、废弃石料、临时工棚、残垣断壁,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房前屋后、道路乱堆乱放乱搭建等问题,对清理后空间平整、绿化。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改造,如今,横梁村旧貌换新颜。


“去年7月底我们对横梁村八组老官坝的青红小院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已投资5万多元。”江池镇横梁村党支部书记向小平说,改造后的横梁不仅提升了形象,也让老百姓日子更安逸舒适。

种养结合

走上现代农业致富路

近年来,江池镇统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地实际和市场前景,大力发展种养业。



“我2015年开始发展肉牛养殖,现在一年可以出栏30来头牛,纯收入30来万元。”南洋村二组肉牛养殖基地,肉牛养殖户杜辉义一边喂牛一边说。


而在江洋、大安、邹家等村(社区),成片的构树也进入了生长关键期。


江池镇大力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截至目前,江池镇存栏生猪6000多头、肉牛3000多头,在全镇发展起了猕猴桃种植300多亩,年产值约90多万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让江池镇发展后劲更足。除猕猴桃、构树产业外,还发展起无公害蔬菜、辣椒、清脆李、车厘子、核桃等特色产业,实现了村民土地流转有租金、就近务工有薪金、固定分红有股金,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3335’发展路径,紧紧围绕建设丰都边贸经济示范镇、生态康养特色镇目标定位,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关爱农村‘一老一小’的青红服务,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和优质红心猕猴桃的青红产业,大力打造绿水青山和红色文化的青红旅游,以实干担当努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江池镇党委书记杜小林说。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夏朝燕

编辑:李玉婷

责编:段 敏

审核:李永生 张建华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丰都县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请标明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看丰都客户端。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23-70605233



张国忠在全县党建工作会暨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会上要求 有使命感树大格局练真本事用笨办法建好机制 全力交出“丰都八问”的高分答卷 张国忠:有使命感树大格局练真本事用笨办法建好机制 全力交出“丰都八问”的高分答卷 水利部来丰调研定点帮扶工作 20230227 丰都时政 水利部来丰调研定点帮扶工作时要求 张国忠:为现代化美丽丰都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