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李红琴思考作业问题
记者 陈芷琦
每一个未成年人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而在琢成学校,有这样一个“花蕾”因为病魔的无情摧残,差点过早地凋落,但在家庭、学校、社会爱心团体的关怀下,这个“花蕾”最终战胜了病魔,重新展现在温暖的阳光下,可以继续拥抱多彩的校园生活。她就是县琢成学校初三6班学生李红琴。
确诊重症 不言放弃
2017年的暑假,当大多数学生在家享受假期的时候,勤劳、懂事的李红琴正在龙孔老家干农活。突然间,李红琴觉得自己双腿发软,还伴有牙龈出血的症状,家里人连忙带着她到县人民医院检查,可检查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场晴天霹雳。
“医生告诉我们,李红琴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好再到重庆的大医院去检查。”李红琴的哥哥李科说,“我们怀着诊断有误的想法,去了重庆新桥医院,得到的却是一样的结果,医生说要做骨髓移植手术才行,而手术费用要30万元。”
30万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天文数字。李红琴家三兄妹,大哥李科当年才大学毕业两个月,一切都还未走上正轨;二姐李红梅那个时候也才小学毕业,家里还有一个残疾且丧失劳力的母亲,家庭的重任全在李红琴的父亲身上。
因为暂时凑不到高额的手术费,李红琴只能进行保守治疗,进行了三次化疗,可是效果并不理想,李红琴出现了呕吐、颅内出血等严重症状。
“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去大城市,当时我心想,要来这么大的医院看病,我的病肯定很严重,我不想拖累父母和家人。但看到他们为了我东奔西走地借钱,我又觉得我必须要坚持下去,战胜病魔,重回校园。”李红琴回忆道。
战胜病魔 重返校园
幸运的是,李红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她勇敢地与病魔斗争时,他的父母向亲戚朋友借钱,同时也积极地与重庆市红十字会联系,最终获得了5万元的善款,学校在知道这件事后,也号召同学们积极为李红琴捐款。2017年12月,在家人、学校、社会爱心团体的帮助下,李红琴顺利地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并且手术很成功。
手术之后,李红琴回到了龙孔老家,因为身体还需要调养,要定期复查、吃药,李红琴暂时还不能返回学校。可是热爱学习的李红琴不愿落下功课,于是拿出六年级的课本在家里自学,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积极地请教老师。
2020年,李红琴终于重返校园,来到县琢成学校上初一。
开学之际,班主任周礼华在开学之前都会详细了解学生们的基本情况,当看到哥哥李科抱着一大堆李红琴的资料时,心里还是吃了一惊。
“刚开学我就看到李红琴的哥哥带着一大堆她的病历、诊断资料来学校作情况说明,我也叮嘱李红琴的室友、同学多多关心她,时刻注意她的情况,有任何事情都要报告老师。”周礼华说。
有一次,团县委到琢成学校举办活动,在听闻李红琴的情况后,团县委的工作人员告诉周礼华,李红琴有机会申请到宋庆龄奖学金,这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
于是,周礼华积极地帮李红琴准备材料、写申请书,最后成功申请了宋庆龄奖学金。
李红琴现在的班主任敖鹏华说:“李红琴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她平时学习认真刻苦,对班级事务认真负责,对待同学积极友好,我们都很喜欢这个孩子。”
关爱未成年人 呵护青春梦
现在,李红琴已经完全融入校园生活,和其他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经过她的辛勤付出,原本学习成绩普通的她,逐渐跃居年级前十名。
“我的病能够痊愈,能够重返校园,离不开家人、学校、社会的帮助,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好的大学,回报社会。”李红琴说。
而像李红琴这样的未成年人,在县琢成学校还有很多,在他们的成长岁月里,可能会遇到沉迷手机游戏、家长无力管教、家庭教育缺失等多种问题,而县琢成学校也采取一系列措施,关心孩子的成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县琢成学校德育主任向东华说:“我们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邀请法治校长、警察等专业人员来为学生宣讲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还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调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我们还开展包汤圆、摘橘子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