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让成长之花向阳而开

来源: 浏览量:7406 更新时间:2023-02-17 11:27:33

李红琴思考作业问题

记者 陈芷琦

每一个未成年人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而在琢成学校,有这样一个“花蕾”因为病魔的无情摧残,差点过早地凋落,但在家庭、学校、社会爱心团体的关怀下,这个“花蕾”最终战胜了病魔,重新展现在温暖的阳光下,可以继续拥抱多彩的校园生活。她就是县琢成学校初三6班学生李红琴。

 

确诊重症  不言放弃

 

2017年的暑假,当大多数学生在家享受假期的时候,勤劳、懂事的李红琴正在龙孔老家干农活。突然间,李红琴觉得自己双腿发软,还伴有牙龈出血的症状,家里人连忙带着她到县人民医院检查,可检查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场晴天霹雳。

“医生告诉我们,李红琴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好再到重庆的大医院去检查。”李红琴的哥哥李科说,“我们怀着诊断有误的想法,去了重庆新桥医院,得到的却是一样的结果,医生说要做骨髓移植手术才行,而手术费用要30万元。”

30万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天文数字。李红琴家三兄妹,大哥李科当年才大学毕业两个月,一切都还未走上正轨;二姐李红梅那个时候也才小学毕业,家里还有一个残疾且丧失劳力的母亲,家庭的重任全在李红琴的父亲身上。

因为暂时凑不到高额的手术费,李红琴只能进行保守治疗,进行了三次化疗,可是效果并不理想,李红琴出现了呕吐、颅内出血等严重症状。

“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去大城市,当时我心想,要来这么大的医院看病,我的病肯定很严重,我不想拖累父母和家人。但看到他们为了我东奔西走地借钱,我又觉得我必须要坚持下去,战胜病魔,重回校园。”李红琴回忆道。

 

战胜病魔  重返校园

 

幸运的是,李红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她勇敢地与病魔斗争时,他的父母向亲戚朋友借钱,同时也积极地与重庆市红十字会联系,最终获得了5万元的善款,学校在知道这件事后,也号召同学们积极为李红琴捐款。2017年12月,在家人、学校、社会爱心团体的帮助下,李红琴顺利地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并且手术很成功。

手术之后,李红琴回到了龙孔老家,因为身体还需要调养,要定期复查、吃药,李红琴暂时还不能返回学校。可是热爱学习的李红琴不愿落下功课,于是拿出六年级的课本在家里自学,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积极地请教老师。

2020年,李红琴终于重返校园,来到县琢成学校上初一。

开学之际,班主任周礼华在开学之前都会详细了解学生们的基本情况,当看到哥哥李科抱着一大堆李红琴的资料时,心里还是吃了一惊。

“刚开学我就看到李红琴的哥哥带着一大堆她的病历、诊断资料来学校作情况说明,我也叮嘱李红琴的室友、同学多多关心她,时刻注意她的情况,有任何事情都要报告老师。”周礼华说。

有一次,团县委到琢成学校举办活动,在听闻李红琴的情况后,团县委的工作人员告诉周礼华,李红琴有机会申请到宋庆龄奖学金,这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

于是,周礼华积极地帮李红琴准备材料、写申请书,最后成功申请了宋庆龄奖学金。

李红琴现在的班主任敖鹏华说:“李红琴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她平时学习认真刻苦,对班级事务认真负责,对待同学积极友好,我们都很喜欢这个孩子。”

 

关爱未成年人  呵护青春梦

 

现在,李红琴已经完全融入校园生活,和其他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经过她的辛勤付出,原本学习成绩普通的她,逐渐跃居年级前十名。

“我的病能够痊愈,能够重返校园,离不开家人、学校、社会的帮助,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好的大学,回报社会。”李红琴说。

而像李红琴这样的未成年人,在县琢成学校还有很多,在他们的成长岁月里,可能会遇到沉迷手机游戏、家长无力管教、家庭教育缺失等多种问题,而县琢成学校也采取一系列措施,关心孩子的成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县琢成学校德育主任向东华说:“我们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邀请法治校长、警察等专业人员来为学生宣讲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还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调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我们还开展包汤圆、摘橘子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月18日开幕!重庆·潼南陈抟故里菜花节等你来~ 袁家军在黔江酉阳秀山调研时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积极探索山区强县富民的现代化新路子 张国忠在市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谈体会话落实 突出抓好四个主体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联播+ | 莱希总统任内首次访华 中伊达成这些共识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