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糖尿病防治知识

来源:县疾控中心 浏览量:3159 更新时间:2023-01-17 16:37:37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血糖、糖尿,有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糖尿病又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后中、老年人,常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常同时或先后发生。


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禁食8小时及以上)血糖≥7.0mmol/L,或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可确诊为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起因复杂,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发病,其主要原因为:胰岛素缺乏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诱发原因主要有: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以及怀孕等。糖尿病高危人群有:处于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的人;超重或肥胖人群;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糖尿病史者;年龄≥40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者等;静坐生活方式为主的人群。


三、糖尿病的表现与危害


糖尿病典型的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可伴有皮肤瘙痒、疲乏无力,肥胖等症状。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它能够引发数十种并发症,范围遍布全身,从头到脚,从皮肤到脏器都有可能出现糖尿病并发症。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坏,导致血管、肾脏(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心脏(心肌梗死、冠心病)、神经(手脚麻木、刺痛感)、眼(青光眼、白内障、视物模糊)、足部(溃烂)等组织发生病变,甚至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这些慢性并发症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寿命,造成身心痛苦和严重的经济负担。


四、糖尿病预防与控制


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当从五个方面入手: 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血糖监测、饮食、运动、药物。


饮食: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尤其2型糖尿病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吃含糖量、含淀粉量高的食物(如含糖高的水果、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糖尿病患者饮食应注意:


(一)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在进食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将每日3餐改为每日4-6餐),不暴饮暴食。


(二)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等。


(三)选择食用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鸡蛋、黄豆等。


(四)严格限制纯糖和各种水果糖以及甜食、糕点、蜜饯等。


(五)马铃薯、红小豆、绿豆等含淀粉量较多,吃后应相对减少主食用量。


(六)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及煎炸的食物。


运动:增加体育锻炼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药物:糖尿病不可治愈,一旦患病就需要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在饮食控制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合理服用降血糖药是血糖达标的关键。糖尿病患者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擅自加大药物剂量可能会造成低血糖等病症,擅自减少药物用量可能达不到降糖效果,应当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服药。即使服药后血糖得到很好地控制后也不能自行停药。


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不吸烟不喝酒,加强自我管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记者调查 微视频丨凤凰飞升初露雏形 张国忠:认真履职尽责 不负丰都人民重托 丰都祈福文化节·倒计时7天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