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作为北岸农业产业和畜禽养殖大镇,树人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加强属地监管责任,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积极探索循环农业模式,建立健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链条,为守护一江碧水、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树人力量。
树人镇大石板村种猪养殖场,高大的楼房式猪舍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其中,记者意外地发现,偌大的种猪养殖场里,几乎闻不到什么异味。
记者了解到,该种猪养殖场采用集成化、集约化建设生产理念,投入先进设备,养殖场实现恒温控制,投喂饲料、清粪系统均为自动化运行。截至目前,整个养殖场养殖有1800头种猪,粪污经过分离、沉淀、厌氧等处理后,有的生产成有机肥,有的还田灌溉。
“我们养殖场产生的粪污通过干稀分离,进入到环保区域,干粪做成有机肥,尿液通过3个发酵罐进行处置,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液,从暂存池抽到高位池,再抽到田间池进行灌溉。”大石板村种猪养殖场场长许晓红告诉记者,处理后的粪污通过管网连接周边种植基地,用于灌溉,沼气则食堂自用,多余的沼气通过燃烧棒燃烧,实现零排放。
养殖场周边的种植基地里,郁郁葱葱的沃柑树、柠檬树长势良好,大石板村种植户毛其祥正在沃柑地里,仔细检查安装好的粪污排放管网设施。
“猪场在这里修起还是很好,粪污经过处理,接到我果园里来,我的沃柑树长得好,绿色环保。”谈及如今的灌溉方式,毛其祥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自己100多亩的果园免费安装了粪污排放管网,不仅为发展高效农业、生产绿色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经营管理果园省下了每年十万元左右的化肥钱。
据悉,大石板村种猪养殖场粪污排放管网连接到周边,可灌溉1500亩土地,有效提升了农业效益,保护了生态环境。
目前,树人镇大楼脚村、岩口场村、大石板村建成投用的3个养猪场、1个肉鸡代养场,实现生猪年出栏量2.5万头、肉鸡年出栏量30万羽。
为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树人镇确立了“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治理路径,同时,宣传引导群众充分认识有机肥在提质增效、节本增效和改善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推动种养循环、粪肥还田和化肥减量增效,筑牢生态防线,协同推进当地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打造“河清、水畅、岸绿、景美”新画卷、守护好一江碧水,贡献树人力量。
“接下来,我们也将始终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花椒、柠檬、榨菜高效绿色产业,培育种养一体的循环农业,加强畜禽养殖污水和榨菜废水治理,推进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以畜禽散养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为筑牢长江生态保护屏障作出树人努力。”树人镇党委书记黄廷国说。
记者 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