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近年来,我县将水天坪工业组团与玉溪工业组团高家镇新区,规划为食品加工基地,立足丰都及周边的肉牛、生猪、蔬菜等资源优势,依托沿江通道、临港建设的区位优势,以高技术、高标准要求建设以肉类精深加工为主、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及饲料等配套行业为辅的现代技术创新型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经过政策的大力扶持、不断投入和发展。
我县食品加工业现状如何?
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恒都食品牛肉生产车间
科学规划食品加工
原料基地初具规模
“近年来,由工业园区牵头,委托西南大学编制了《食品加工基地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共规划项目35个,包括屠宰,蔬菜等加工项目。”近日,县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易芙蓉告诉记者。
同时,丰都立足“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全市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定位、在保障粮食绝对安全的基础上,提质发展以畜禽养殖为重点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目前,全县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在100万亩、32.4万吨,2021年,全县肉牛存栏15.98万头、出栏8.44万头。家禽存出栏分别达676万羽、1054万羽;生猪存、出栏达34.76万头、52.89万头。全县常年种植榨菜24万亩,累计发展柑橘18.5万亩、花椒8万亩、中药材3万亩、龙眼3万亩、桃李等特色水果5万亩。
加工集群稳步发展
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记者来到高家镇建国村的藠头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让人心旷神怡,而此时的村民们正在基地里忙着进行除草等管护。
“目前,我家种了2亩藠头,亩产2000公斤,一年下来有上万元的收入。”村民李志贵告诉记者,藠头营养价值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村民种植藠头积极性也高。
重庆丰都明富实业有限公司坐落于高家镇,是我县唯一的藠头加工企业,主要有盐渍荞头、甜酸荞头罐头、袋装藠头等产品,自取得自营进出口资质后,30多年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并探索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每年实现收购鲜藠头约3000吨,产值1500万元,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助力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全县累计培育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32家,其中食品加工20家,建立起了以牛肉、麻辣鸡、榨菜等产业为支撑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恒都农业、光明食品为代表,构建了肉牛加工产业链条,年肉牛屠宰加工能力15万头、牛肉精深加工能力15万吨,恒都牛肉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线上生鲜类市场份额占有率达50%以上。以麻辣兄弟、源小幺、富利等为代表的麻辣鸡块加工主体近400家,年加工销售麻辣鸡约200万只。以三和实业、叠韵食品等为代表的5家榨菜深加工企业,青菜头精深加工年能力达到15万吨,其中三和实业榨菜产品单个企业出口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从事榨菜初加工的专业合作社及大户约160家,榨菜初加工能力12万吨以上。藠头年加工2500吨。去年,农产品加工产值62亿元,全市排名21位,渝东北排名第5位。
此外,近年来,我县以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实施农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全县农业产业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8%,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覆盖率达87%,全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持续巩固原料基地
不断壮大加工集群
“目前来看,全县食品加工企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效益较好,但还存在企业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易芙蓉告诉记者,接下来,我县将持续巩固原料基地,在养殖业方面,持续巩固原料基地,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围绕农产品加工需求,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养殖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加工物流体系,加大麻辣鸡原料鸡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牛、鸡、猪等养殖总量。
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加强惠企政策宣传,运用微信、QQ等多种形式多好宣传工作,密切关注企业反馈问题,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壮大加工集群,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蓄禽产业加工企业,发展肉类冷鲜制品和低温制品,以及蛋壳、蛋粉等蛋品加工。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何韵婷
编辑:李玉婷
责编:段 敏
审核:李永生 张建华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丰都县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请标明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看丰都客户端。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23-706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