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前几天还穿薄外套,一夜之间就得穿厚衣服了!”11月以来,气温下降,不仅改变了市民的出行装备,更点燃了“暖经济”的消费热情。记者走访县城商场、超市、电商园区及餐饮街区发现,从传统冬装、取暖设备到新潮保暖好物,从热饮咖啡到火锅盛宴,多元化的“暖消费”场景全面升温,成为激活县域经济的新引擎。

实体卖场暖意浓 冬装家电销量大增
“这几天冬装销量是平时的2倍,尤其是中长款羽绒服和加绒靴,每天能卖几十件。”在丰都龙城天街商业综合体的某品牌服装店,店长李茜正忙着整理刚到的新款冬装,货架前市民正在挑选衣物。记者看到,店内保暖内衣、厚外套等应季商品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市民杜晓薇拿着刚选购的羽绒服告诉记者:“气温越来越低了,我就赶紧来添置几件厚衣服,现在的衣服不仅价格合适,而且款式时尚,买来可以穿好几年。”
超市的取暖设备专区同样人气旺盛。在县城某超市里,电暖器、暖风机、热水袋等商品被集中陈列,导购员杨洋正忙着给顾客演示产品用法。
“早在10月我们就提前备货,就怕降温后不够卖。”杨洋介绍,近一周电暖器销量有所增长,便携式暖手宝、加热坐垫等小物件更是热销。
正在选购暖风机的市民李则说:“家里老人怕冷,这个小型暖风机移动方便,放在客厅、卧室都能用,性价比很高。”

餐饮消费热气腾 火锅热饮人气上涨
寒冷天气里,热气腾腾的美食成为市民的首选。傍晚时分,各大美食街的火锅店已是人声鼎沸,不少店铺门口排起了长队。
“降温后日均客流量从5桌涨到15桌,翻台率能达到300%。”某火锅店负责人刘峰告诉记者,店里推出的80~100元性价比套餐最受欢迎,市民聚餐多选择鸳鸯锅和麻辣红汤,搭配毛肚、肥牛等食材,吃得浑身暖和。
来自山西的游客张洋一边涮着火锅一边说:“天冷的时候吃一顿火锅,全身都暖烘烘的,再喝点小饮料,太惬意了。”
咖啡店的热饮订单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在县城某连锁咖啡店,店员正忙着制作热拿铁、热可可,外卖订单提示音不断响起。
“这几天热饮销量占比从40%飙升至85%,外卖小哥几乎没停过。”店员介绍,针对降温天气,店里还推出了“第二杯半价”“买热饮送暖手贴”等活动,进一步带动消费。
市民江丹丹说:“以前爱喝冰拿铁,降温后换成了热饮,早上一杯热咖啡下肚,一整天都有精神。”

政策赋能添动力 “暖经济”释放消费潜力
“暖经济”的持续升温,离不开相关部门多举措的政策支持。记者了解到,我县正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促销活动、优化消费场景等方式,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此前推出的“文旅信用卡”不仅涵盖景区门票优惠,还联动100家火锅商户推出“满100减30”活动,进一步拉动餐饮消费。
同时,县域内的特色休闲街区、商业综合体纷纷优化供暖设施,推出暖冬主题活动,为市民营造舒适的消费环境。
“暖经济”的火爆是县域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我县通过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激活市场消费活力,县域消费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聚焦市民核心消费需求,进一步完善商业服务配套,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让‘暖经济’持续升温,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亮点。”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记 者:杜宏超
编 辑:彭荣庆
编 审:林雪琴
副总编:张建华
总 编:周雄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