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凤鸣“评”都|1265天等待终圆梦,重庆铜梁龙凭什么能重返中超?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3441 更新时间:2025-11-10 16:21:29

鱼跃冲顶

皮球应声入网

上海嘉定体育场的

近2000名重庆远征球迷

用山呼海啸的欢呼

释放了1265个日夜的等待


11月8日,重庆足球的至暗时刻终于翻篇。随着重庆铜梁龙队在客场以2:0战胜上海嘉定汇龙,这支承载着山城火种的球队,在同分情况下力压竞争对手,成功冲超。


“自从2022年5月24日,原重庆两江竞技俱乐部宣布解散退出中超以来,重庆一直与顶级职业足球联赛无缘。”“渝州十二卫”球迷协会会长林伟的这句话,道出了无数重庆球迷心中的痛楚和不甘。


如今,重庆铜梁龙的崛起,不仅是一场体育比赛的胜利,更是一部关于城市精神、足球规律和未来发展的活教材。


重庆,从来都是一座有着深厚足球底蕴的城市。原两江竞技俱乐部的解散,曾让这座火辣的城市在足球版图上暂时沉寂。但足球的火种从未熄灭,它深植于街头巷尾的野球场,流淌在重庆球迷的血液里。


足球与城市的关系,也绝非简单的商业赞助,而是文化与情感的共生体。当近2000名重庆球迷远征上海,用红色的海洋淹没对手看台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超越胜负的坚守。


这种力量,是重庆人“雄起”精神的体现,也是一座城市无法被剥夺的软实力。国际足联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足球是社会的缩影”,重庆的这次回归,正是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


重庆铜梁龙的成功,关键在于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土、重视青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纵观世界足坛,成功的俱乐部无不拥有深厚的本土根基。重庆铜梁龙自建队之初,便以重庆U18全运队为班底组建,构建了本土球员占比超过50%的阵容框架,并将“扎根本土、深耕青训”确立为长期发展方针。 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套扎实的行动体系。俱乐部建立了完整的青训梯队,并在今年7月,其青训梯队就在“未来之星杯”赛事中首秀告捷,展现出扎实的后备力量。


青训的投入最终在职业赛场上开花结果。在2025赛季中甲联赛的主力阵容中,队长向余望、白余温等核心球员均出自俱乐部自身的青训体系,他们正是球队完成“4年4级跳”奇迹的中坚力量。而在这场决定冲超命运的关键战役中,我们看到了青训价值与球队精神的传承。40岁的老将黄希扬开出角球,助攻外援莱昂纳多破门,锁定胜局。黄希扬作为重庆足球的旗帜,其丰富的经验和稳定军心的作用,正是对向余望、白余温等青训一代最生动的言传身教。 老将与新秀的同场辉映,完美诠释了“传承”二字。


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科学运营的重要性。与过去依靠巨额投入不同,重庆铜梁龙展现出更加理性、专业的俱乐部管理模式。将青训作为基石,辅以合理的薪资结构、科学的球队建设,这些看似基础的工作,恰恰是职业足球长久发展的基石。


冲超成功是值得庆祝的里程碑,但更是新征程的起点。重返中超后,重庆足球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如何在中超立足,避免重蹈覆辙,是摆在所有重庆足球人面前的现实课题。


首先,俱乐部需要持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财务健康、运营透明,这是避免历史重演的根本保障。


其次,青训体系必须坚持下去。欧洲足球强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能够持续产出优秀球员的青训体系,是俱乐部乃至一国足球长盛不衰的生命线。


再者,要深耕球迷文化,强化社区联系。重庆有着中国最好的球市之一,如何将球迷的热情转化为俱乐部发展的持久动力,需要智慧和诚意。


正如中国足协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强调的:“培养积极健康的足球文化,促进足球运动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重庆铜梁龙的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中超的舞台因重庆的回归而更加完整。这片赛场,不能没有山城的呐喊,不能没有重庆人的激情。


从“雄起”的呐喊

到“渝州十二卫”的坚守

重庆足球的故事

是无数普通人

用热爱书写的城市史诗


如今

新的一页已经翻开

期待重庆铜梁龙

在中超赛场继续舞动

让山城的红色火焰

在中国足球的版图上

燃烧得更加耀眼


作   者:张博铭

编   辑:徐宏伟 

编   审:肖   敏  王  露

副总编:张博铭

总   编:周雄兵

乡村振兴 富民惠民 生态文明——寻找丰都车前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习近平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和终身名誉主席巴赫 习近平出席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