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小片慈菇白,低丛柚子黄。”深秋时节,我县红心柚迎来丰收。成片的柚林中,果农们正小心翼翼地从枝头摘下饱满的果实。这些柚子即将经过筛选、打包,运往全国各地。县城各大超市与水果店里,市民们也纷纷停在货架前,精心挑选着心仪的红心柚。

目前,我县红心柚主要分布在渠溪河、碧溪河丘陵区及丰垫、丰忠公路沿线的三元、双龙、青龙等13个乡镇(街道)。以三元镇为核心,产业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总面积达7.5万亩,年产量约4.5万吨,产品远销四川、湖北、上海、广东、北京、贵州乃至东南亚地区。
从提篮售卖到品牌当家
红心柚在我县已有百年种植历史,作为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先后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名牌荣誉20余项。

“以前大家种柚子多是自家吃,种得多的,就赶场时拉到镇上或县城卖。”三元镇果农何小蓉望着家门口的柚树回忆道,“那时种红心柚,果品质量全看天,收成也没保障。”
为改变这一局面,1986年,时任三元镇果品技术员的李世成开始在全镇筛选优质柚树,系统观察其抗疫性、果实均匀度、化渣程度、果皮厚度与果色一致性等指标。随后,他将筛选范围扩大到全县,逐年记录、反复试验,力求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历经五年努力,一批“果型大、皮薄肉厚、无核清甜、色泽均匀”的柚子终于挂满枝头。自那时起,这款“单系无核红心柚”连续三年荣获“四川省优果品”称号,1995年摘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2001年更获全国柚类金奖。
随着果品质量的持续提升与品牌建设的推进,这颗来自山乡的果子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与“金名片”:2011年成功注册“中国地理标志”商标,2015年荣获“中国果品百强品牌”,2019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三元镇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优质红心柚之乡”。
据李世成介绍,如今“红友王”牌红心柚是重庆市著名商标,每年采收季时,他们都会收购农户的果子,统一销售或加工。
“现在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了。”何小蓉笑着说,“统一的技术、统一的品牌,让我们的红心柚卖得更远、价格也更稳。去年我家的精品果,一盒两个就能卖到近50元!”

在全程可追溯系统的支持下,消费者只需扫描果贴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从种植、施肥、采摘到检测的全流程信息。目前,全县已有18家合作社纳入“三品一标”管理体系,其中5家获绿色食品认证,2家通过有机转换认证。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持续巩固着品牌的市场信誉。
“我们不仅要让消费者买到放心果,更要让丰都红心柚成为一张响亮的区域名片。”县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农业农村委主任谭明权说。
科技赋能+产业链延伸激活新价值
智慧管护系统降低了生产成本,红心柚啤酒实现小果、次果的价值升级,6000吨的仓储冻藏能力助力红心柚保鲜待机、错峰上市······一枚小小的红心柚,从生长、采摘、加工到销售,都充满着科技的力量。

在三元镇滩山坝社区红心柚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这里不仅设有小型气象站,还配备了高清摄像头、传感器与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操控这些系统,非常方便。”李记红柚股份合作社负责人李治君一边演示手机端的管护应用一边介绍,这套系统能实时监测果园的气温、湿度、土壤水分等数据。
“你看这些小一点的果子,或者那些长得没那么‘乖’的,以前完全卖不起价。”李治君指着树上的一些次果说,“价格低是一方面,但在以前,这些果子往往容易卖不出去,看着它们烂在果园,大家当时心里都很着急。”
如何让每一颗柚子都能实现价值?带着这个疑问,李治君在2021年前往上海、杭州等地考察。在外地考察时,他发现水果精酿啤酒在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而我县红心柚香气浓、酸甜适中,应该也适合做成精酿啤酒。
经过数月的等待,当江南大学食品研发实验室传来红心柚富含的风味物质与啤酒酿造高度契合的实验结果时,那些曾因品相稍次而卖不出去的果子也终于迎来了“新生”。首款红心柚啤酒样品在推向市场后迅速赢得了消费者喜爱。“柚香和麦香融合得特别好,喝起来清爽不腻,很有特色。”一位来自四川的消费者在品尝后给出了好评。

产品成功后,李治君决定带动农户一起参与进来,2023年,青杠垭村、何家坝村等9个村共同筹资,以“保底+分红”的分配机制,投建了三元镇红心柚“共富工厂”。当年7月,工厂正式投产,年产柚啤500吨,产值达1000万元,不仅消化了当地全部次级柚果,还让参与农户每亩增收近2000元。“现在不管果子大小,都能卖钱,我们种柚越来越有劲了。”柚农代发展笑着说。
此外,今年7月主体完工的红心柚大健康产品项目,也是延伸我县红心柚产业链的关键一步。这个由山东枣庄与我县协作推进的项目,将致力于研发生产柚汁、柚酱、精油、日化用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种得好”也要“卖得俏”
“我们的红心柚产自丰都县三元镇,汁多味甜,喜欢的朋友可以下单,现摘现发,三天内就能送到您手中!”新农人邓小燕正在直播间热情推介红心柚。点进她的店铺链接,39.9元两个的精品红心柚已有数百人下单。

2014年,邓小燕在淘宝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网店,开始尝试线上销售红心柚。“那时候只敢季节性卖一点,也不敢多收农户的果子,怕积压。物流也比现在慢,远的地方要一周才能到,柚子到了客户手里都不新鲜了。”她回忆道,“当时还因此收到过差评。”
近年来,我县着力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成覆盖全县主要产区的冷链仓储设施,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物流的升级带动了销售模式的变革,“以前大多数柚农都是靠线下批发商收购,价格波动大。带到镇上或者城里去卖,路途较远,容易损耗。现在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物流速度的提高,不仅销量稳了,红心柚的价格也上去了。”邓小燕说。如今,三元镇的红心柚已实现全国范围内72小时直达配送,新鲜的果实能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
数字化转型让红心柚销售半径不断延伸,我县红心柚积极拥抱电商浪潮,全面布局832平台(重庆消费扶贫馆)、淘宝等主流电商渠道,同时借助微商等社交电商力量拓宽销路,如今线上销售占比已达40%,逐渐成为销售主力军。不仅如此,创新推出的果树认购模式,消费者只需支付258元至298元,即可认购整棵红心柚树。待果实成熟后自行前往采摘带走,既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正宗果品的需求,也为柚果销售提前锁定客源,形成“预购+体验”的新型销售链路。

与此同时,我县农旅融合的创新模式让红心柚销售更具吸引力,春季的柚花节,深秋的红心柚文化节,吸引着周边城市游客慕名而来,在体验采摘乐趣、感受柚园风光的过程中现场选购,实现了以旅促销、产销联动。
“让柚农有钱赚,不仅要产量高、果子品质好,还要做品牌、卖好价。”谭明权说,“未来,我们将持续扩大农业服务规模,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助力红心柚产业打通上中下游,做深红心柚精深加工,让更多消费者看见丰都红心柚。”

产业兴旺,最终是为了富民增收。依托连绵的柚海和日益完善的设施,我县红心柚从提篮小卖的“土疙瘩”到承载着致富希望的“红宝石”,正在努力从我县青山绿水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记 者:江忱菊
编 辑:彭荣庆
编 审:林雪琴
副总编:张建华
总 编:周雄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