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我县以暖心服务让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就业有扶持 创业有温度 生活有保障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5775 更新时间:2025-10-31 09:03:10

夜市里忙碌的年轻摊主、新媒体账号背后年轻的运营者、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年轻干部……在我县城乡各处,越来越多的年轻身影正活跃在不同岗位上。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我县逐步构建起覆盖青年就业、创业、安居等环节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民生项目助创业

“车轮上的夜市” 让青年摊主扎根有底气


青年选择一座城市,本质上是在选择自己未来的可能性。为打造一座让青年主动奔赴、安心扎根的青年友好型城市,我县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更在生活上给予细致关怀。


夜幕降临,夜市渐渐热闹起来。22岁的周慧娟正在摊位前熟练地为客人打包“干噎酸奶”系列产品。“前两天,我做的干噎酸奶糖葫芦还‘坐’上快递车,发往忠县了呢!”她笑着说。刚毕业回到家乡时,周慧娟也曾为就业感到迷茫。随着“车轮上的夜市”这一民生项目落地,她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多个摊位聚集在一起,形成新的夜市点,人流量稳定,每月只需400元就能拥有固定摊位,非常适合我们这样的创业新手。”


在政策层面,我县常态化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大力开发优质见习岗位,为青年提供就业见习补贴,并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还为青年创造了宝贵的“职场缓冲带”。



平台赋能添动力

为创业者提供租金优惠与资源支持


好政策的关键在于落实。如何让青年从“心动”转化为“行动”?


“家乡真正把‘青年放在心上’。这里有政策、有圈子、有同行者。”“润木美学空间”主理人熊秋悦感慨道,“在家乡创业,我不觉得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一群人在背后推着我前进。”创业不到一年,她通过县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入驻了“丰都孵化基地”和“青创空间”,享受到租金优惠。团县委组织的“青年创业者沙龙”,让她有机会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业者交流,拓宽了视野与资源。“创业者协会也给予很多指导,帮助我把热爱变成事业。”


28岁的彭锐在创业过程中同样感受到了这份温暖。“从项目选择、场地选址,到正式运营,青促会的伙伴们一直帮我出谋划策、解决难题。”彭锐说。


青促会像一座桥梁,将政策能量转化为具体助力,让独自奋斗的青年找到“组织”,也让他们的拼搏“有枝可依”。



配套服务优体验

增强居民幸福感与参与感


除了支持就业创业,我县也将青年的“关键小事”视为城市的“民生大事”,推出一系列实事项目,精准回应青年生活中的痛点,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青年夜校”的兴起就是一个生动缩影。为满足青年提升技能、拓展社交的需求,我县整合资源,开设了烘焙、美妆、舞蹈、书法等多样化课程。


“在夜校,我不仅学到了新技能,给自己‘充了电’,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对我们‘新丰都人’来说特别友好。”“95后”何娟说。


而“假期公益托管营”的顺利运转,也让许多像许红这样的双职工家庭松了一口气。“以前孩子放假我们就发愁。现在社区办的托管营有志愿者辅导作业、组织活动,既安全又让人放心,我们也能更专注于工作。”这项服务切实缓解了青年家庭的子女照护难题,增强了他们在丰都安居乐业的信心。


此外,社区车位、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构建,让青年生活更加便捷宜居。新建的图书馆、升级后的滨江公园、新增的城市打卡点、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也进一步提升了青年在丰都生活的幸福感与参与感。


更低的创业成本、更暖心的生活服务、更广阔的参与舞台——在这里,青年的才华得以施展,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而他们的涌入,也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意与消费力。


青年与城市,最好的关系是共同成长。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不能仅停留在口号,而要像出台精准政策那样“肯投入”,像青促会的运作那样“有温度”。当一座城市愿意俯下身来,以青年的视角规划场景,以家人的温暖提供服务,以伙伴的姿态邀请参与,青年自将回报以最大的热情、创造力与归属感。


记   者:江忱菊

编   辑:夏朝燕

编   审:林雪琴

副总编:张建华 

总   编:周雄兵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今日关注 健康丰都 凤鸣平都 【网络中国节•重阳】九九重阳展风采 孝老爱老情更浓 ——我县各地纷纷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