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随着“渝超”联赛揭幕战哨声在9月13日的重庆大田湾体育场响起,这座城市的目光不仅聚焦绿茵场的活力,更从41支球队的队名里,读懂了鲜活的山城精气神。这届被重庆人称作“自家联赛”的足球盛宴,早已超越竞技本身。丰都南天湖的碧波荡漾、铜梁火龙的铁水温度、鑫源摩托的全球轨迹、科学城芯片的纳米精度,都借由队名这一载体,在草坪上铺展开一幅生动的城市精神图谱。
01 山川淬炼的坚韧
重庆人的坚韧,从来都刻着山水的烙印,这一点在多支球队的队名中尽显无疑。南川金佛山队的名字,自带2238米海拔落差的厚重。曾几何时,药农在金佛山千米绝壁间踏出求生捷径,那份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基因,如今成了球队在攻防中寻找突破的精神底气。重庆人的坚韧,从来都带着山水的烙印。
綦江米粉队的命名,则藏着重庆人爬坡上坎的日常修行。从浸米到切丝的十道传统工序,是匠人日复一日的耐心打磨,就像球员在场上的每一次折返跑里,那份如清晨磨浆般的执着。
丰都南天湖队的名字,关联着武陵山区海拔1700米的一湖清水。当地人拒绝粗放开发,用十年光阴将小众湖泊培育成生态旅游胜地,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这份守着绿水青山谋发展的坚持,正是球队在赛场上稳扎稳打、于平静中积蓄力量的写照,宛如南天湖畔的落叶松,寒冬褪叶不折腰,开春又能抽新芽。
城口老腊肉队的名字,更藏着市井烟火气的坚韧哲学,背后是300天生态养殖、7天腌制、45天青冈木慢火熏制的非遗工艺,经冬历夏的时间沉淀,像极了球员在场上坚持到最后一秒的韧性,这不是硬扛,而是像发酵般在时光里酝酿力量。
02 薪火相传的忠勇
忠勇二字,在“渝超”球队的命名中有着最炽热的表达。铜梁火龙队的名字,自带1500℃铁水炸裂成星雨的震撼。赤膊舞龙者穿行火中的绝技,源自明代抗旱祈雨仪式,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份“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飞”的勇气,与球队明知挑战仍敢冲锋的拼劲一脉相承,就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铜梁火龙让世界看见的勇者美学,如今正借由绿茵赛场延续。
彭水蚩尤战神队的命名,则深植当地苗族文化。在苗族人口占比超43%的彭水县,蚩尤不仅是始祖战神,更象征着“九战九不胜仍战”的抗争精神。队名直白地将上古部落的不屈意志,转化为现代赛场上不服输的拼劲,每一次奔跑都像是对先祖精神的致敬。
忠县烽烟三国队的名字,让严颜“断头将军”的千古绝唱有了新的回响。当球队在场上展开防守时,观众看到的不只是战术动作,更是刻在队名里的忠义底色,是重庆人骨子里对信念的坚守,历经千百年仍鲜活如初。
03 兼容并蓄的开放
重庆的开放胸怀,在“渝超”球队的跨界命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九龙坡区鑫源足球队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城市开放史。1997年诞生的本土企业,从摩托车制造起步,到收购意大利SWM品牌、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这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精准协作,如同球队在赛场上的传切配合,藏着重庆与世界对话的智慧。
荣昌卤鹅队的命名,把非遗美食带上了绿茵场。卤香四溢的传统手艺与激情澎湃的足球运动碰撞,让赛场多了几分市井温情;永川长城汽车队与大足石刻队的首轮对决,则构成了现代工业与世界遗产的奇妙对话,一边是汽车产业的蓬勃动能,一边是千年石刻的文化厚重,却在队名里达成了和谐共鸣。
沙坪坝陈昌银队的命名更显巧思,将麻花老字号写在球衣上,是传统手艺拥抱新潮流的勇敢尝试。这些看似不搭界的队名组合,就像重庆的码头,既能容纳商船巨轮,也能停泊一叶扁舟,藏着不求同调但求共舞的包容特质。也正如球迷调侃的“看球饿了,场上队名直接报菜名”,这种接地气的开放,正是重庆最真实的姿态。
04 勇立潮头的争先
重庆人争先的智慧,早已藏进了球队的命名里。科学城高芯猛虎队的名字,把西部科学城争创一流的突击精神具象化。就像科研人员在芯片领域的攻坚,球队每一次冲刺都带着猛虎下山的锐气,用速度和力量诠释着重庆在高精尖领域的突破决心。
璧山狼队的命名,则跳出了单打独斗的狭隘思维,以狼群协作捕猎的习性,暗合足球运动的团队哲学。这份抱团争先的智慧,早已在山城建设中屡见不鲜,如今借由队名,更是成为赛场上的战术灵魂。
奉节诗橙队的名字,藏着另一种争先逻辑。从诗人笔下的诗句,到如今撑起百亿级产业链,一颗橙子的升级之路证明,争先不必只靠猛冲。当科学城的“高精尖”与奉节的“土特产”在“渝超”队名里相遇,展现的正是重庆多元发展的争先格局。既有猛虎下山的速度,也有细水长流的坚持。
揭幕战的比分早已定格,但“渝超”赛场的精神较量才刚刚开始。41支球队的名字,就是41个文化坐标。当球迷为进球欢呼时,其实是在为熟悉的城市精神喝彩。这场延续8个月的联赛,终将成为重庆人精神世界的超级联赛,让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山城魂,在每一次传球、每一次射门中生生不息。
作者:张博铭
编辑:徐宏伟
编审:肖敏 王 露
副总编:周国勇
总编: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