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 谭韵华
几年前,我购置了一间小小的避暑房,从此与这片宁静之地结下不解之缘。
避暑房在海拔1350米的地方,位于狮子山林场附近,酷暑难耐的夏天,是绝佳的避暑胜地。这里植被茂盛,负氧离子在空气中肆意穿梭,深吸一口气,仿佛心肺都被轻轻挠痒,说不出的舒坦。小区物业更是贴心至极,把整个小区打扫得一尘不染。家里要是碰上龙头漏水、门锁闹脾气这些琐事,一个电话,物业师傅随叫随到,忙前忙后,却从不跟住户收一分钱,这份纯粹的热心,让人心头暖烘烘的。前两年常困扰大家的抢水难题,也彻底成了过去式,水电气供应稳稳当当,和城里没啥两样,住在这儿,便利与惬意兼而有之。
可日子总不能只圈在小区里打转。吃过早晚饭,大家就想出门溜达溜达,活动活动筋骨,顺带买点蔬菜水果。菜市场在听松园那边,从住处到听松园的路,看着是平的,两旁绿树也努力撑开枝叶,想给行人遮出片阴凉,可这路本身却满是“伤痕”。晴天时,车一驶过,尘土像得到指令的小士兵,瞬间扬起,张牙舞爪地往人鼻腔、衣领里钻;雨天更糟,车碾过之处,泥水像调皮的孩子,溅得人躲闪不及,就算没车,走路也得小心翼翼,稍不留意,鞋子就会被泥水“绣”上难看的泥花,实在让人头疼。
去年,偶然听闻一位退休老人,拿出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退休金,在一片树林里修了条林荫小道。好奇心驱使,我和家人专门去体验。小道约三十公分宽,混凝土铺就,踩上去踏实又平稳。沿着小道漫步,仿佛踏入天然氧吧,清新空气一个劲儿往肺里钻,走几步就忍不住想深深吸气,把这股清爽全装进去。林子里,笔直的参天大树密密麻麻,枝繁叶茂得像给天空织了层绿网,树下几乎看不到野草,却满是知了此起彼伏的歌声和路人轻松谈笑的声音,热闹又温馨。走累了,林子里的石头、锯断的树木,就是现成的“座椅”,随便一坐,便能歇脚。出林子的地方,是大家常歇脚的“小天地”,有人拿着小蜜蜂或手机,沉醉在音乐、小说里;有人在空坝上慢悠悠舒展筋骨,还有人专注寻找车前草、艾蒿、龙胆草这些中草药,好多我连名字都叫不上,却也跟着凑趣,看个新鲜。
不过,小道窄也有窄的“烦恼”,两人相遇时,总得有一方避到旁边林地,偶尔就会听到抱怨:“咋不修宽点儿,多五公分也好呀。”可他们大概不知道,这是老人的无私付出。今年再去,惊喜地发现小道加长了,这条小道成了便捷又宜人的通道,雨天不用再担心湿脚,它自然而然成了我每天必走的路,像老友般,等着我去赴一场又一场清新之约。
这条林荫道,于我而言,不只是一条走路的通道。它是退休老人善意的具象化,那省吃俭用的退休金,化作混凝土,铺就了方便众人的路,无声诉说着奉献的美好。它也是生活烟火与自然诗意的交汇点,在这里,能听到市井的谈笑,能触摸到草木的生机,能感受岁月在脚步下流淌的温柔。
每次踏上小道,我都忍不住想,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在这些细微处。物业的热心、老人的善举、路人的平凡日常,就像小道旁的树叶,一片一片,聚成了遮风挡雨的绿荫。这条林荫道,连着小区的烟火,通着自然的清新,更串起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生活之间那些暖人心扉的羁绊,让我在平凡日子里,总能收获满满的感动与力量,怎能叫我不爱呢?往后的日子,我想我会一直沿着这条小道,慢慢走,细细品,把这些美好,都酿成生活里最甘醇的酒。(作者单位:县第一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