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双仙村层层梯田美如画
记者 李达元
江池镇双仙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散居型村落,农户住宅多沿村道两侧零散修建。因梯田富集成片状分布,古民居、民俗文化保存较好。一栋栋美丽的村居民舍,展现了民风淳朴的风土人情。在这里,时时洋溢着美丽乡村的文明新风,处处涌动着文明村居的发展活力。
“特别是2022年,我村通过‘美丽家园’项目打造,优化了住房风貌,提升居住环境,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当前,村‘两委’正带领全体村民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近日,江池镇双仙村党支部书记罗淑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发展产业走向富裕之路
双仙村地处石板水库区域,两面环水,稻田阡陌,山清水秀,目之所及,犹如一幅丹青泼染的田园风光画。近几年来,该村通过强抓党建工作,很抓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24.3公里;发展沃柑产业、建设美丽家园等,带领全体村民一步步走向富裕之路。
坚持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并重,实现发展能力与治理水平全面提升。一方面,通过盘活资源配置,激活发展要素,促进资源向资产转化,提升资源经济价值,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财产性收入,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通过统筹资金项目,搭建股权平台,引导农户将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建成以种植马铃薯,养殖鸡、鱼,发展观光旅游产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与农耕体验综合项目。
“为保障土地无空窗期,我村采取产业基地配套种植、上树下薯等方式,种植水稻、玉米、南瓜、黄豆等农作物,实现了农户最大限度增收。”罗淑琴说。
记者看到,双仙村在环境卫生、乡村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突破,主要道路全部硬化,路面干净整洁、两侧栽种的绿化树郁郁葱葱。村上依托公益性岗位,对路面进行清扫及绿化带维护。村民养成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良好习惯,每户都配置了垃圾桶,房前屋后井井有条。很多农户还在自家院坝四周栽种了花草等绿色植物,吸引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建章立制推进乡村治理
“你看,这瓶食用油是我用积分兑换的。”走进村民邹光秀的家,她正在收拾厨房餐具,一边用抹布擦拭灶台瓷砖,一边手指橱柜中一瓶5公升装的食用油对记者说。
双仙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兑换及乡村治理为依托,通过回收有害垃圾、环境卫生评比、红黑榜等方式进行积分管理,村民可根据积分兑换相应的物品。该村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一系列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全村总体环境形象。同时,倡导新时代风尚,破除传统陋习,通过志愿服务、院坝会、集中观看、学习身边榜样等方式,将依法、讲法、用法的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崇德、尚德、善德的德治意识深入人心;自遵、自督、自重的自治意识深入人心;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村‘两委’树立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会,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遏制铺张浪费、虚荣攀比等不良风气,让村民自己成为‘新风’的制订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罗淑琴说。
双仙村设立公开栏,对“一约四会”具体内容进行宣传,对移风易俗各个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并通过屋场会、村村响、微信群等把村规民约传到家家户户。及时出台相关规定,鼓励广大村民遵规守约,实行奖惩机制,对遵约守约的村民进行表彰慰问,对不遵守的村民,不仅上门劝导还会在大会上通报批评。
全村文明乡风向上向善
罗淑琴介绍,村“两委”通过座谈会、党员大会、主题支部党日等活动,向党员干部积极宣传移风易俗,要求党员干部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移风易俗、带头执行婚丧事宜报告备案等有关规定,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意识。
“同时,树立先进模范,广泛开展‘孝善人物、好公婆、最美儿媳’等人物评比活动,在大会上、屋场会上讲好典型模范的故事,用村民身边的真实故事来带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广大村民对‘一约四会’和移风易俗的认可度,引导全村文明乡风向上向善。”罗淑琴说。
随着各项事业的推进和建设,村民们的思想道德、环境意识、团结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该村积极给予弱势群体关心和帮助,在村域内渐渐形成了“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良好风气,邻里守望、扶弱助残、扶老爱幼、救灾援助等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如今的双仙村,通过县级文明村的创建,走出了一条树新风促发展的特色之路,村民的文明行为直接转化为经济收益,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各项产业融合发展,随着村民收入的增加,该村正以其日新月异的面貌和醇厚的文明乡风,生动诠释着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