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要闻 > 详情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病房
当急诊室的红灯再次亮起
当手术刀尖在无影灯下精准游走
中国千万医师
又开始了与生命赛跑的一天
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
我们致敬白衣执甲的坚守
更应透过掌声和鲜花
读懂医师群体承载的时代重量
医师从来不是简单的职业,而是文明社会的生命基础设施。从张仲景坐堂行医的济世初心,到李时珍踏遍山河的本草情怀,再到抗疫前线白衣为甲的逆行身影,医师群体始终站在人类与疾病抗争的最前沿。数据显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015年的2.21人增长到2023年的3.4人,这串数字背后,是日均诊疗超过3亿人次的超负荷运转,是基层医师无数个工作日的连轴转,更是他们用专业筑起的健康长城。
在医疗资源均衡化的时代命题前,医师群体正书写着动人答卷。当三甲医院专家定期下沉县域医共体,当银龄医师带着经验扎根乡村,当援藏援疆医疗队把手术室建在雪域高原,优质医疗资源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属品。云南独龙江乡的“溜索医生”邓前堆,几十年用溜索跨越怒江为村民看病;四川大凉山的“背篓医生”俄木阿迁,背着药箱在山路间穿梭半生。这些平凡医者的足迹,丈量着健康中国的广度和温度。
医患关系的本质,是生命和专业的信任托付。当我们抱怨挂号难时,更应看到医师日均接诊50人次的高强度工作;当我们关注医疗纠纷时,更要理解现代医学仍有难以突破的边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患者多一份体谅,他们也是会累会痛的普通人;更需要制度多一份保障,从改善执业环境到完善医疗责任险,让医师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救死扶伤。
新时代的医师责任早已超越临床诊疗。在慢性病高发的当下,他们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科普员;在老龄化加速的社会,他们是老年健康的守护者;在公共卫生应急中,他们是病毒溯源的侦察兵。从HPV疫苗普及到心肺复苏进社区,从AI辅助诊断到远程医疗覆盖,医师群体正推动医疗模式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型。
医师节的意义,不止于一天的致敬,更在于建立尊重医者的长效机制。当我们为医师的奉献感动时,更要思考如何让他们获得应有的职业尊严和发展空间;当我们赞美“白衣天使”时,更要记得他们首先是需要休息和关怀的普通人。从提高基层医师待遇,到减轻非医疗负担,再到完善职业发展通道,每一项政策善意,都是对“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的最好回应。
岁月流转,医者仁心从未改变。从听诊器里的生命律动,到无影灯下的精准操作,从诊室里的耐心叮嘱,到实验室里的科研攻关,医师们用专业和坚守,托举起亿万家庭的健康希望。
这个节日
让我们不仅献上鲜花和掌声
更以实际行动
构建尊重理解的医患生态
让每一份医者初心
都能被温柔以待
让生命防线永远坚固如初
作 者:张博铭
编 辑:徐宏伟
编 审:王 露
副总编:周国勇
总 编: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