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镇乡街风采 > 详情

“小切口”铺开乡村治理“大局面”

来源: 浏览量:1612 更新时间:2025-08-15 10:52:10

记者 李巧

近年来,龙河镇以“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构建起三级联动体系,以“百姓说事点”汇聚民意解难题,用特色志愿服务队服务民生,蹚出乡村治理“新格局”。

“小网格”织密乡村治理“安全网”

夕阳西下,将阡陌纵横的田野染成一片暖色。观音寺社区网格员熊六祥结束了一天的巡田,习惯性地拐向村东头的“百姓说事点”。几张石凳、一方小桌,村民们的家常话、烦心事便在此落地生根,悄然汇成乡村治理的涓涓细流。

“以前提意见跑断腿,现在就在家门口摆一摆,路也修了、水也通了,心里亮堂!”村民谭定军说。

“我们通过优化设置173个基础网格、50个微网格,实现网格党组织单建率100%,让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龙河镇观音寺社区党支部书记熊文安说。

此外,21个“百姓说事点”,18次协商议事活动让民意得以汇聚碰撞,30余件涉及村容环境、道路整修、农田灌溉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去年盛夏,一场罕见的暴雨突袭,网格预警信息在三级体系内迅速传递。网格员巡查时,敏锐发现河道一处护岸因水流冲刷出现松动险情,即刻上传信息,镇村应急力量迅速响应,连夜加固排险。

“那晚雨下得很大,但险情就是命令。网格这张‘网’,兜住的是乡亲们的安稳觉。”熊六祥说。

“小宣讲”奏响乡村法治“和谐曲”

“楼上漏水把我新吊顶泡变形了,必须赔!”“房子老化能怪我?”社区调解室里,周某举着手机照片,陈某拍桌喊冤。熊文安忙分开两人劝说道“先别急,查清责任再说。”

他边记录漏水细节,边联系维修人员上门。经查是陈某家卫生间防水层老化渗水。熊文安翻出普法手册中民法典有关规定,相邻方应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处理关系。

经两小时调解,双方达成协议:陈某维修自家防水,赔偿周某800元吊顶维修费。

“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明白法律条文是刚性的,但调解工作得带着温度。”熊文安说,像漏水、噪音这类邻里纠纷,80%都能在社区层面化解,关键是要把法律语言转化成老百姓听得懂的道理,既要讲清权利义务,也要顾及人情面子。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派出所、基层治理中心等阵地,龙河镇构建起“一村一调解队伍”的立体化普法网络。截至目前,通过院坝普法会、田间说法课等形式,开展50余场针对性宣传,发放6100余份普法宣传手册,有效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

“现在居民们逐渐养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习惯。调解纠纷时,大家都会主动翻法律条文,工作反而更好开展了。”熊文安说。

“小服务”汇聚乡村民生“幸福流”

每逢赶集日,位于场镇中心的“赶场驿站”便成为最温暖的风景线。红镰志愿服务队的旗帜格外显目,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忙碌穿梭。

“家门口就能剪头发,这些娃娃们比自家孩子还贴心!”赵大娘对着镜子里的新发型,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镇创新打造了‘红镰志愿服务队’‘五跨协同党员战斗队’等23支特色队伍,累计开展助农春耕、健康义诊、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25场,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熊文安说。

在走访过程中,“五跨协同党员战斗队”的队员熊小燕也经常会为留守独居老人、困难残疾人、五保户等行动不便的群体打扫卫生。

如今,这些“小切口”正汇聚成乡村治理的磅礴力量,为龙河镇注入了蓬勃生机与希望。


丰都新农人 乡村振兴 富民惠民 2025丰都两会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重庆客户端集群联盟2025年7月优秀案例发布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