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丰都新农人郎洪荣:鱼塘里养出“清水鱼”更养出邻里情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3241 更新时间:2025-08-04 15:01:42

“我家地里种植的柑橘等果树,多亏了郎老板无偿提供水源浇灌,要不早就干死了,造成的损失不是一般的大。”近日,高家镇金刚社区六组村民陈东华说。


陈东华说的“郎老板”叫郎洪荣,今年49岁。郎洪荣在该组承包了一口鱼塘从事水产养殖,附近种庄稼、果树、蔬菜等作物的村民,每当遇到旱情时,就把鱼塘的水当成了随时可取的天然水源用于浇地,郎洪荣看到不但不阻止,反而笑呵呵地说:“当初我承包这口鱼塘,就是为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用心钻研养鱼技术获得收益


郎洪荣家住高家镇棕树路,承包鱼塘前,在场镇做点小生意,因人脉好,小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后来,其所在的社区为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就决定把六组闲置的水塘承包出去。想到这口水塘离家较近,每年的承包费也不算多,郎洪荣就毫不犹豫地承包了过来。


“我雇请劳力将水塘淤泥和杂物清理干净后,又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晒塘半个月,再陆续投放白鲢、花鲢、草鱼等鱼苗饲养。”郎洪荣说,想到自己从没养过鱼,他就主动去周边养鱼场,虚心向养殖户讨教经验和技术,并买来相关技术资料边学习、边实践。


养殖过程中,郎洪荣遇到过不少困难,特别是如何面对鱼儿防病治病等关键性问题,其实这也是水产养殖户普遍面对的问题。好在他善于钻研,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总结经验,基本没有发生病情。为了应对夏季气候复杂多变,引起鱼群缺氧,他还在鱼塘里安装了增氧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转眼到了冬季,各种鱼儿已经长大长肥,该是捕捞上市的时候了。郎洪荣就陆续把鱼儿捕捞上岸。在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他重新投放鱼苗,继续饲养,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每年都有成品鱼出售。


坚持生态养殖不为销路发愁


“我家有块地就在郎老板的鱼塘边,在地里劳作时,经常看到他给鱼儿投喂青草或菜叶,偶尔也投喂一些经过粉碎的玉米粒等粮食。”当地村民李洪明说。


由于没有投喂饲料,郎洪荣的鱼塘出产的鱼儿被称为“清水鱼”,每次捕捞起来,当地村民争先恐后选购。高家镇场上一些餐馆也闻讯赶来购买,有的还提前给郎洪荣打电话预订。如此一来,捕捞的成品鱼就很少各自弄到市场上叫卖,基本在鱼塘边就已经销售一空了。


“内行人都知道,一个鱼塘的鱼喂养了饲料,里面的鱼生长得很快、很大,但是肉质并不嫩,而且很无味。相反,没有喂养饲料的鱼塘,其鱼肉会很嫩,而且鲜美。这就是近几年来,我为什么愿意长期购买郎洪荣的鱼塘‘清水鱼’的原因。”一名叫冉军的餐馆老板说。


郎洪荣介绍,从开始学养殖水产时,他就坚持生态养殖,捡拾鱼塘周边菜农丢弃的蔬菜下脚料,或者是村民地里清除的杂草喂鱼,不仅节省了购买饲料的成本,也保证了鱼的肉质。“虽然鱼儿生长慢,但是品质提升了,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也就不为销路发愁。”郎洪荣说。


由于养殖的是“清水鱼”,镇上很多垂钓爱好者都喜欢结伴来郎洪荣的鱼塘钓鱼,钓上来的鱼,他们按高于市场价购买。因此,郎洪荣的鱼塘也成为了垂钓者的理想去处。


无偿为农作物提供灌溉水源


郎洪荣的鱼塘蓄水除了收集春夏季充沛的雨水外,还有一条水渠流出的水。这条水渠的源头连接雷家沟水库,水从雷家沟水库流出后,沿着水渠经高家镇祥和社区梁家湾半山腰,一直可流经金刚社区付家岩,在水渠的中途琢成中学背后,有一条分叉渠直通鱼塘。


“近几年,鱼塘的蓄水,主要还是靠春夏季的雨水形成的山水,雨水充沛的年头倒也能蓄得满满的。”郎洪荣说。


但是遇到夏季持续高温伏旱,塘水就没有水源保障。比如2022年和2024年,受持续高温伏旱天气影响,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极大威胁,周边种植户就纷纷到鱼塘挑水抗旱。郎洪荣看到后,非但不制止,还调侃说:“农业生产是大事,你们随便来挑。”等到下雨旱情解除,塘水已所剩不多,好在塘里的鱼儿保住了命,让他松了口气。


村民陈开学介绍,从郎洪荣承包鱼塘的10多年来,他和村民种在周边的庄稼,即便干旱再厉害,因可取塘水灌溉,保住了庄稼正常生长,年年都获得了较好收成。


记 者:李达元

编 辑:李玉婷 邓尧予

编 审:林雪琴

副总编:张建华

总编辑:周雄兵

乡村振兴 富民惠民 县委常委会举行会议 县委书记张国忠主持并讲话 县政府召开第106次常务会议 唐守渊主持 20250801 丰都时政 丰都县与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交流座谈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农旅融合 助推产业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