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一头牛“犇”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 浏览量:1544 更新时间:2025-08-04 11:49:18

肉牛屠宰生产线

工人处理牛肉

养殖大户张林葱传授养殖经验

虎威镇鸣羊村肉牛产业

工人装盒肉牛产品

技术人员查看牛肉产品

散养的肉牛牛群


记者 江忱菊

肉牛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都非常突出。近年来,我县立足“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全市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定位,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科技支撑、金融支持”的工作思路,加速构建和完善以养殖为基础、加工为核心、服务为支撑的百亿级肉牛全产业链条,带动全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让“牛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企业带动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我县肉牛产业的发展中,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2009年,重庆恒都农业集团(以下简称恒都集团)在我县组建成立,逐步构建起覆盖牧草种植、生态养殖、肉牛育肥、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及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开启了我县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纪元。

目前,恒都集团可生产部位肉类、筋油类、骨类、牛副等8大类初加工产品共300余种,涵盖火锅食材、预制菜品、休闲食品、西式牛肉4大类100余个品种,成功打造了 “恒都整切牛排”这一爆品,加快牛骨、牛油等副产物的深度开发利用。

大企业之大,不仅在规模,更在责任与担当。双路镇50多岁的徐文胜早在多年前就深刻体会到了恒都集团的这份企业担当。他原本和我县多数人一样在外务工,但随着父母年岁增长,孩子也需要陪伴,他不得不选择返乡。

“原本是准备在家附近的工地上干活来养家糊口的。”徐文胜说,“恰好当时县里正在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恒都集团还免费发放能繁母牛给我们饲养,养出来的牛犊和育肥牛都可以直接以市场价卖给恒都集团。”不用担心创业成本和销路让徐文胜安心踏上了肉牛养殖这条路。

不仅如此,恒都集团的“土地流转租金+土地入股股金+返聘就业佣金”三金增收机制,也让我县农户亩均收益快速提高。

“我们还在牛血、牛骨、牛脂肪等副产上做文章,带动了上下游超百家企业协同发展。”恒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龙雪峰说。

如今,我县拥有恒都农业、光明食品、丰泽园肥业3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肉牛专业合作组织80余个。2024年全县肉牛存栏量达到12.2万头,年出栏量为7.6万头。企业的带动让我县肉牛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广泛联动和深度融合,实现了蓬勃发展。

科技赋能  提升核心竞争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县肉牛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科技的力量得到了充分彰显。例如,高家镇的肉牛良种繁育中心就承载着我县肉牛产业种质创新的重任。

“我们通过引进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开展杂交改良工作,经过无数次实验与筛选,最终确定了红安格斯牛为终端父本、西门塔尔杂交牛为母本的‘红西本’三元杂交组合。”西南大学教授左福元介绍,目前,该杂交群体优势明显,24 月龄公牛平均体重可达600公斤、母牛为400~550公斤,净肉率高达50%,肉质也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然而,追求卓越的脚步并未停歇。西南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龚炜表示:“我们承担了重庆市科技局立项、西南大学主持的‘优质肉牛的种质创新’重点项目,目标是培育出适宜西南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的优质肉牛新品种。”目前,团队已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研发出毛色等质量性状的基因型快速鉴定技术两项、肉牛个体耐热性检测技术1项,相关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受理1项;成功研发包含遗传疾病筛查、饲料报酬、屠宰性能等重要经济性状关键候选基因位点的液相芯片1套。

这些成果有望通过传统育种与分子生物育种体系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加速新品种培育进程,为丰都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农户参与  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我养牛10多年了,前几年市场行情波动大,不敢扩大养殖规模。去年通过‘肉牛养殖贷’翻修了圈舍,准备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在许明寺隆家沟村,新农人隆应军一边给牛添草料,一边高兴地说:“政府给我们支持力度很大,我对养牛的信心更足了。”

在丰都,像隆应军这样的养牛新农人还有很多,他们在肉牛产业的发展浪潮中,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

湛普镇肉牛共富牛场负责人周先洪就是其中之一。每天天刚亮,他就要起床忙碌起来,给牛搅碎饲料、清扫农场,随后调配药品为新到的牛犊打针。

“我们这个共富牛场采用‘村集体+农户’模式,村集体占 51%,养殖户占 49%,村集体每年按5%分红,养殖户每年除返还购牛犊成本外,按10%分红。”周先洪介绍。

2020 年,有养牛经验的周先洪决定回村继续养牛,恰逢湛普镇探索建立乡村共富农场,他便积极参与其中。不仅自己养好牛,还带动了周边不少农户在家附近增收。64岁的代家洪在牛场上班,不仅有一日三餐,每个月还能拿到 3500 元的工资。

近年来,我县以村集体出资、参股或委托经营的方式,发展30多个有特色、能示范、可复制的肉牛共富农场。这种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村集体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等问题,还激发了企业、农户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了社会、企业、农民“三赢”。

肉牛产业,不仅让我县农户“牛”了起来,也让昔日的传统养殖业重新焕发新生机。展望未来,我县将继续围绕肉牛产业,深化科技研发、强化政策支持、创新产业模式,推动肉牛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让这头“致富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奔腾向前,为丰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乡村振兴 富民惠民 县委常委会举行会议 县委书记张国忠主持并讲话 县政府召开第106次常务会议 唐守渊主持 20250801 丰都时政 丰都县与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交流座谈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农旅融合 助推产业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