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 李达元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培育主体、创新机制等举措,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涵盖耕、种、管、收、销等各个环节。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破解农村面临“无人种田、不愿种田、种不好田”三大问题的关键。农民通过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我县累计建成县级为农服务中心1个、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7个、全程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1个,构建起覆盖全县的社会化服务矩阵。
然而,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水平不高、服务不规范的情况。一些机构服务价格过高,而农民收入水平有限,难以承担高额费用,导致部分农户无法享受这些服务的益处。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区域主导产业为目标,聚焦大宗农产品、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利用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方法,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机耕机收、产业链管理等服务。鼓励服务组织以全托管、关键环节托管为重点,从农民群众不愿干、干了不划算的环节入手,探索“合作社+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公司+托管组织+农户”及专业化植保服务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