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我县利用漂浮养殖技术成功培育出硒锶鱼

来源: 浏览量:1775 更新时间:2025-08-01 10:22:32

丰都硒锶鱼养殖区

工人捞鱼


记者 杜宏超

近日,清晨的阳光洒在保合镇跃进水库的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由圈养浮筒组成的“水上养殖区”随波轻晃,宛如镶嵌在水面的银色项链。几名工作人员正站在浮筒平台上忙碌作业,他们手持抄网,熟练地从网箱中捞起一尾尾鲜活的草鱼。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辖区内的优质水资源和先进漂浮养殖设施,成功实现草鱼瘦身养殖,养殖周期大幅缩短,并培育出富锶含硒的“丰都硒锶鱼”,为全县水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

漂浮养殖技术:

养殖周期减半  品质全面提升

走近养殖区,记者观察到这些草鱼体型匀称,普遍在1.5~2公斤,鱼鳞完整光亮,在阳光下泛着银白色光泽,鱼尾摆动有力,活力十足。水库负责人陈浩笑着介绍:“这些鱼可是我们的‘生态宝贝’,你看这品相就知道品质不一般。”他告诉记者,这种漂浮式圈养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了草鱼的“瘦身”养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养殖的弊端。

“传统土塘养殖的草鱼需要13个月才能达到上市标准,不仅养殖周期长,而且由于活动空间有限,鱼的脂肪含量偏高,肉质也比较松散。”陈浩边说边指着水中的网箱,“而在这里,通过科学调控水流速度和精准投喂方案,瘦身周期缩短到了5~8个月。水流的自然冲刷让鱼时刻保持运动状态,就像在‘健身房’里持续锻炼,再配合专用的天然饲料,能使鱼的脂肪含量控制在最佳范围,肉质自然更加紧实鲜美。”

据介绍,跃进水库水面面积达260亩,2024年建成投产漂浮式养殖设施2000平方米,共有养殖浮筒40口。

“今年我们已投放5万公斤鱼苗,这些鱼苗在筒内经过5至8个月的科学瘦身,预计可产出瘦身草鱼3.5万公斤,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预计产值能达到150万元。”陈浩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脸上难掩喜悦。

天然富矿水质:

微量元素富集  营养价值提高

“目前,除了跃进水库以外,新湾水库也配备了标准化的漂浮式生态养殖设施。更重要的是,经过专业机构的水质检测,这两个水库的水体中都富含锶和硒这两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草鱼在这样的优质水体中生长数月,通过鳃呼吸和皮肤渗透等自然吸收方式,体内会逐渐富集这些有益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营养优势。”重庆丰都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销售部部长李永泉说。

据了解,锶和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锶元素有助于促进骨骼发育,增强骨骼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积极意义;硒元素则是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丰都硒锶鱼在富含这两种元素的水体中经过数月瘦身养殖,不仅肉质紧实、口感鲜甜,更形成了独特的“营养属性”,实现了美味与健康的完美结合。

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漂浮式圈养技术采用封闭式养殖,避免了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水库造成污染,同时鱼的排泄物还能为水中浮游生物提供养分,形成小型生态循环系统。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养殖,实现了渔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李永泉说。

全产业链推进:

完善品牌标准  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让这一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我县正在积极完善“富锶含硒鱼”的品牌标准与产业链条。从鱼苗选育、养殖过程监控,到成鱼检测、包装销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每一条上市的硒锶鱼都品质可控、安全可靠。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国有资产与生态渔业的融合发展,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养殖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通过搭建电商销售平台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让这一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特色产品走向全国市场。”李永泉说。

丰都硒锶鱼的成功培育,不仅为丰都渔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与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生动范例。



丰都新农人 理论宣讲馆 乡村振兴 富民惠民 丰都艺韵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