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新房子院落一隅
新丰书院
记者 李达元
位于仁沙镇陶家坪村五组的新房子院落,乡间道路平整干净,农家庭院绿意盎然,在这里,不仅能充分感受到庭院设计布局美、摆放有序整齐美、卫生整洁环境美、养花种树生态美、文明风尚和谐美,也体验到开窗看绿、推门闻香、移步见景的乡村生活。
院落房屋新旧融合
“我们这个院落虽然小,但住宅有新有旧,老住宅为穿斗式木构架,修建于清末,新住宅则是近些年修建的钢筋混泥土结构。院落内有陶氏宗祠,至今保存完好。”新房子院落院民陶培高说。
陶氏宗祠,主体建筑采取穿斗式木结构,正厅为单檐悬山顶,阔三间。祠堂前有专门的戏楼,采用单檐歇山屋顶,每当家族里有红白喜事或者举办节日庆典的时候,戏楼上就会举办戏曲、舞龙、舞狮之类的活动,族人们聚在一起,观看演出、闲话家常,宗亲关系得以巩固。正厅两边都有厢房,为穿梁式木结构、单檐硬山顶,覆以黑瓦,使整个建筑看起来庄严而大方。从远处看去,陶氏宗祠犹如一个“凹”字,飞檐翘角、灰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间。
目前院落内有陶姓、刘姓、罗姓、李姓、蒋姓等住户,当初修建的住宅经过数十年的岁月洗礼,有的住宅便出现破损,遇到下雨天房子还漏水。
“于是,这些住户推到自家破损的老宅,在地基上重新修建了钢筋混泥土楼房,也有的住户觉得住习惯了,对老宅有了感情,在不改变原貌的基础上对老宅进行修葺一新,后代子女同样可以居住,而且几代人住在老宅里和睦共处、其乐融融。”陶培高说,数十年来,院落内住宅逐渐形成有新有旧、新旧融合的布局。
依托优势发展种养业
院落内的农户以家为单位,将口粮以外的粮食用于发展养殖业,通过种植带动养殖、养殖反哺种植,逐渐走上一条““种养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此外,有的家庭孩子读书成绩好,有的家庭有富余劳动力,孩子大学毕业后进入城市好单位工作,挣到钱了都寄回家,将钱再投入到种养业中,发展粮食和特色产业,带动家庭增收致富,绘就现代农业发展新画卷。”陶培高说。
行走在院落里,连片的稻田泛着青绿,蔬菜大棚里瓜果垂枝,圈舍里的畜禽膘肥体健—— 在许多地方因劳动力流失导致土地撂荒的当下,新房子院落的土地却被经营得像幅立体的画。泥土的芬芳里,既有传统农耕的坚守,也有“城乡接力” 的新篇,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正用蓬勃的生机证明:只要找对路子、齐心实干,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能长出幸福的果实。
庭院绿化环境舒心惬意
“我平时对庭院绿化、花卉种植和盆景栽植非常感兴趣,喜欢翻看相关书籍资料,学习花卉绿植的养植和庭院设计。运用这些自学来的知识,在自家庭院进行实践。”陶培高说,庭院中的陈设及布局都是自己亲手打造,只要肯付出,就会有回报。
陶培高年逾六旬,曾经当过教师和陶家坪村干部,后来被推选为新房子院落的院落长。他当仁不让地肩负起这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并多次召集院民说:“院落干净整洁,人的心情也会舒畅许多。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院落里每一位院民。打造美丽庭院,虽然是自己的爱好,但也想给大家做个表率。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将院落环境建设得更加美丽。”
在陶培高的身体力行下,院民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做到庭院内不随意堆放杂物,物品摆放整齐,日常处理垃圾采取桶装化方式,干净卫生。
有的还将自家设计成一个园林式的庭院,庭院整体布局美观舒适,规划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院落景观与邻里空间充分体现出家庭文化和地方特色。大家一致认为,美丽乡村的第一步,就是自家庭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