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文明植阡陌 新风沐乡野

来源: 浏览量:1715 更新时间:2025-07-25 10:12:41

楠竹村柑橘产业基地

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记者 李达元

近日,记者走进龙孔镇楠竹村,只见一座座农家院落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柑橘林中,平坦整洁的沿江公路穿村而过,在村委会前的凉亭里,老人聚在一起聊天,小孩相互追逐嬉戏,勾勒出一幅和美乡村的田园画卷。

“柑橘是我村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全村种植面积4816亩,每年产精品橘果3600余吨,产值4000余万元。2019年,我村荣获农业农村部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示范村称号。”楠竹村党支部书记何之炳说。

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向上向善

近年来,楠竹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新丰书院”“村史馆”为载体,邀请专家进行村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及村民思想文化素质。同时,成立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此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通过村广播、文化墙、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注重家风家教,厉行节约,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何之炳说。

在居住比较集中的院落农户家外墙上,记者看到绘制有以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壁画与标语,而有的农家门楣上,还挂有“孝善人物”“榜样人物”“五好婆媳”“文明院落”等字样的牌匾。何之炳介绍,为了激励村民争当文明先锋、道德模范,村上开展评比活动共20场166人次,召开总结大会兑换积分4次,兑换物品600余件金额3万余元。

“我们还新建楠竹村标及文化生态广场1个,升级改造篮球场560平方米,新建‘橙心小院’1个9000平方米,配备健身器材、音响设备等8套,成立村民文艺队,自发组建广场舞队、篮球队,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何之炳说。

据悉,楠竹村还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举办“三八”妇女节、中秋、端午等文化活动,把村民的精气神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产业兴旺促进村民生活富裕

楠竹村立足本地自然资源优势,严守耕地红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引进柑橘高效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做好柑橘生产基地标准化和股份合作社建立工作。

何之炳介绍,针对柑橘销路问题,该村通过“互联网+”创新销售模式,进一步提高品牌效应,抓住数字化信息化机遇提高销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发特色柑橘旅游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我们还建立柑橘洗选场和体验中心,精选精品果,村种植柑橘农户达90%以上,常年柑橘产量3600余吨,优质果达到85%。”何之炳说。

此外,该村还指导成立多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增加至660余户,覆盖全村90%以上的柑橘种植户,去年线上销售额达到600万元,村民人均柑橘收入增加260余元,有力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让农民有收入有盼头,共同实现生活富裕。

治理有效环境变美生态宜居

楠竹村通过建立健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治理模式,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民的自主管理意识。

村支两委干部通过“云说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村民院坝会,普及公共安全知识,提高村民五治融合意识,实现干部基层服务和村民自主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

据悉,楠竹村还通过设立村调解室、家事调节官,有效化村民纠纷。几年来,共开展宣传活动10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363人次,开展“云说事”院坝会6场次,村民自主化解纠纷25件。

人居环境方面,几年来,该村共投放垃圾桶728个,安排保洁员12名,清理河道沟渠3公里,治理污水排放口4处,拆除乱搭乱建2处,整理柴草堆物料堆21处,建成污水处理站4个、公厕2座,改厕184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

目前,楠竹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实现村庄亮丽亮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丰都新农人 理论宣讲馆 记者调查 深学笃用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书写文化强县新篇章 今日关注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